在农村,流传着很多的俗语,通俗易懂、简洁明了、朗朗上口,通常还会有押韵的特点。然而,这些俗语都是老祖宗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总结,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建房都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然而,建房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在民间,有一句关于建房的俗语:“宁留三尺巷,莫借一寸墙”。这句话虽然很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从字面上就能够理解,建房的时候,宁愿留下3尺宽的巷道,也不要和邻居共用一堵墙。
之所以会有“宁留三尺巷,莫借一寸墙”的说法,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1、方便维修、排水
建房的时候,一定要和隔壁的房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不仅方便日后房屋维修、改造,而且有助于排水。
尤其是梅雨季节,预留足够的空间,可以有效避免房屋进水,让房子保持干燥、舒适。如果挨得太近的话,雨水可能会“互相倾轧”,出现漏水、渗水等情况。
2、方便改造、重建
每个人的发展轨迹都不一样,如果两栋房子共用一堵墙,万一其中有一家人想要重建或者改造,就需要对房子进行拆除。
那么,共用的那堵墙怎么办?不仅影响整体美观,甚至还可能会引起矛盾。
所以,共用一堵墙看似节省空间,但是会给未来的生活埋下隐患。
3、保护隐私
如果和隔壁共用一堵墙,或者挨得非常近的话,可能会泄露一些隐私的问题。这样容易让双方都很尴尬,甚至还会引起邻里之间的矛盾。
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以有效保护双方的隐私。
4、避免纠纷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典故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典故充分体现了古人和睦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智慧。
建造房子的时候,邻里之间很容易因为地基问题而发生争吵甚至打架。即便是亲兄弟之间,也可能因此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在建房的时候,为了避免纠纷,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多留出三尺宽的巷道,可以有效避免纠纷。
文末总结
“宁留三尺巷,莫借一寸墙”,这句俗语当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也是老祖宗的为人处世之道。建房是人生中的大事,既要考虑到当下的需求,也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规划。防患于未然,正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