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尽办法将血压降下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识,是中国降压达标率不断提升的关键。看似简单的血压数值,高血压病人还会碰到一些疑问,比如:一天内只有某个时间血压升高,而其他时间不高要紧吗?大部分时间血压正常,有时血压升高怎么办?等等。今天我们聊一聊这个话题。
01
血压控制好不好有哪些指标?

图片来源:网络
首先是“诊室血压”达标,所谓诊室血压就是由医务人员在门诊测量的血压。收缩压(高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低压)小于90mmHg是基本要求,能够降到130/80mmHg更好。
其次是“家庭血压”达标,所谓家庭血压就是使用电子血压计(臂式或腕式)测量的血压,达标值是收缩压(高压)小于135mmHg、舒张压(低压)小于85mmHg,因为家里要比医院更放松,血压要低一些!
再次是“动态血压”达标,动态血压是通过便携式臂式血压计测量记录一天血压变化情况,可以更全面了解24小时血压情况,尤其是夜间血压情况。理想的目标值是24小时平均血压小于130/80mmHg、清晨血压小于135/85mmHg、夜间血压小于120/70mmHg。
除此以外,还要看血压24小时内血压变化幅度和趋势(血压变异性),比如一天内的血压波动幅度过大也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一段时间内(周、月、年)血压控制在目标值的时间占比(血压在目标范围时间),一段时间内血压达标时间越长或者测量达标血压次数越多,说明血压控制越好。

02
这些情况下血压升高怎么办?

图片来源:网络
1.清晨高血压:清晨高血压是血压早上升高,其他时间正常甚至偏低。有些时候活动一下再测血压就正常了,要不要紧? 清晨高血压在老年人很常见,也是危害心脑血管最大的高血压类型,应该严格控制血压,一般选择长效地平类或利尿剂降压治疗。
2.傍晚和夜间高血压:这个时间段的高血压往往不容易被病人觉察,大多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获得,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得控制同样危害心血管功能,一般通过调整服药时间、增加服药次数等办法控制血压。
3.偶测高血压:很多高血压病人会在某些时间点血压升高,常见的情况包括季节变化、工作紧张、情绪波动等等,这些情况如果血压不是很高(小于160/95mmHg)、没有症状(头晕、胸闷、乏力等)、持续时间短暂(几小时至几天),可以暂时不调整降压药、休息观察。
人体的血压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遇到一些外界、内在因素,偶尔超出正常值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但如果如果测量血压数值高的次数多、低的次数少,那就有问题啦,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