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弟弟去世,他一句“人生如戏,鞠躬退场”把网友听得心口一紧。不是悲从中来,是佩服这位活到84岁、还活得比年轻人还通透的老顽童。他不哭、不办丧礼、不说教,烟酒照抽,茶照喝,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这不是没良心,这是看透了生死,活成了自己的一种宗教。
有人说他疯了,一个人住酒店,抽烟喝酒不忌口,连弟弟的葬礼都不参加,是不是太冷血了?真不是。他只是太懂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了。他说,死了就走,别留恋。他怕死?不,他怕穷。他说得明明白白:“怕穷多过怕死。”你听听,多大实话。蔡澜这一生,真像一部大戏。年轻时跟金庸、黄霑、倪匡混在一块写东西、拍电影、吃美食、逛风月场。他们是香港的“四大才子”,蔡澜是最后一个还坐在牌桌上的。剩下那仨,都退场了,他还撑着。他没演完,他不下场。
弟弟蔡宣这一走,蔡家四兄妹就只剩他了。姐姐当过校长,哥哥是商人,弟弟是新加坡电视台的大咖,个个不一般。偏偏他最不正经,活得最长。名字还最尴尬——“蔡澜”,老被人叫“菜篮”。他自己也乐,活得不就图一乐吗?他说人家叫“菜单”,叫“菜篮”,那又怎样,反正我是吃得最讲究的那个。说到吃,他可不是乱吃。什么罕见食材、偏门调味,只要他听说过,那就非得找到不可。他还搞过一款叫“暴暴茶”的饮料,说是暴饮暴食之后来一杯,肠胃也能“原地复活”。这玩意儿还卖去了日本、香港,小日子红得发紫。
不只是吃得讲究,他的人生也够味。年轻时有过47个红颜知己,结婚后把老婆当宝。去年老婆摔倒,他冲上去救,结果自己摔断了骨头,老婆还是没救回来。这事儿他心里一直过不去。之后他把几十年收的古董字画统统送人,只留下一罐普洱茶。他说,这茶是解药,是回忆,是精神寄托。他活得特别“贵”。一个人住五星级酒店,花钱雇七八个看护,天天喝茶抽烟。有记者问他怕不怕死,他说:“不怕,我早买好了龛位。”再问他怕什么,他答:“怕穷。”看吧,人间清醒,不就是他这挂的?
他有一次喝醉了,两天叫不醒,家人以为他挂了。结果人家醒了,第一句话不是“我在哪儿”,而是:“你们谁偷了我的茶?”这种人,不是没良心,是心太大了。天塌下来他都能接住,然后说一句:“不重。”现在不少人把“人间清醒”当段子玩,蔡澜是直接把它活出来了。他活得不端着,不装、不拧巴。他知道人生哪有那么多大道理,说到底不过就是吃好点、睡饱点、爱一个人,放得下别人,也放得过自己。
他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此美景,不享受才是冤枉。”哪怕一个人住酒店,哪怕朋友亲人都离开了,他也不悲观。他不是没感情,他是把情绪收得住。他不会在葬礼上大哭,而是选择在生活里悼念。说句实在的,人死了,活人还得吃饭喝茶不是?那就好好吃,好好活。
别人老了是慢慢褪色,他老了反而像一锅老火汤,越煮越浓。他不等谁,也不求谁,就靠自己一口气活得风生水起。他说,“人生如戏”,别人当笑话听,他当剧本演。演完,鞠躬退场,不留念,不回头。
说白了吧,蔡澜活成了很多人不敢活的样子。你说他疯,他活得比你还清醒;你说他放纵,他每一步都走得比你稳。他这人生,不需要别人理解。他只在乎自己活得有没有味道,够不够辣。
他是最后一个在台上的“才子”,也可能是最不走寻常路的老头。这年头,活得像蔡澜这么明白的人,不多了。你不羡慕他?那你是真的不懂活着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