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积分调用链路优化:一次价值百万的争论!

软件求生 2025-04-18 10:33:56



嗨,朋友们,我是小米,一个31岁还在码农江湖里摸爬滚打的程序员。今天不聊鸡汤,不卷面试,咱聊点实战里的设计博弈。

故事开头:项目来了!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接了个新项目,感觉蛮有意思的,忍不住想来分享下,毕竟程序员的世界,代码背后都是故事。

项目主要分成了三个主体:

门户

商城

渠道

其中商城的积分也算是渠道的一种,这个设定其实一开始我有点懵,听着别扭。为什么商城自己的积分要算渠道?后来我才明白,是为了系统内统一规范,避免后期扩展的时候乱成一锅粥。

项目主要的业务流程是这样的:

门户负责内容展示和引导

商城用来下单、扣积分、结算

渠道是合作方的接入口子,包括第三方合作、活动推广啥的

重点来了:商城在下单的时候要扣减自己的积分。

生哥给我讲需求,我愣住了!

说到这,我就得介绍一下我项目里的老大哥——生哥。

生哥是我们组的老程序员,经验老到,出事稳得一匹,领导信任,兄弟们敬重,妥妥的技术老炮。一天他找我去会议室,给我讲这个需求。

生哥说:

小米啊,商城下单扣积分的时候,咱们得走统一的鉴权服务,通过鉴权服务调开放平台,再调具体的积分服务,保证渠道统一调用路径。

我一听,脑子里就冒出个大大的“??”

为什么商城调用自己的积分,也得跟渠道一样,写个http请求调鉴权服务,再调开放平台,再调积分服务?

这不多此一举吗?

我赶紧问了生哥:

生哥,商城自个调用自己积分,不是直接调积分服务接口就完了吗,干嘛还绕一圈?这多浪费资源啊。

生哥笑了笑,说了句:

为了统一。

“统一”,确实是个高频词,也是很多大厂喜欢挂嘴边的原则。

我当时没说啥,回到座位上,越琢磨越觉得不对劲。

我来分析一下:这个设计的隐患

咱们来好好捋捋:

按照生哥这个设计,链路是这样的:

商城发起下单

发http请求到鉴权服务

鉴权服务校验签名、token、权限

调用开放平台

开放平台再调积分服务

积分服务扣减积分

返回开放平台

返回鉴权服务

最后商城拿到扣减结果,继续下单流程

是不是有点“兜圈子”?

我马上列了几个风险点:

链路越长,稳定性越差:中间多了两层服务,任何一环挂了,都会导致下单失败,商城体验直接炸裂。

高并发压力大:鉴权服务和开放平台本来就是多渠道共享的核心服务,商城下单量本来就高,硬要走这条路,系统一旦高并发,瓶颈先从这里炸开。

扩容麻烦,成本增加:鉴权服务、开放平台要跟着商城一起扩容,server多了,money也多了,公司不差钱是好事,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没必要的“规范”:明明商城自己业务场景下,直接调用积分服务最快最稳,为了所谓“统一”牺牲性能、稳定性、成本,太得不偿失了。

我提了个方案,结果……

我憋了一晚上,第二天特意约了生哥,做了个简单的流程图和说明,跟他说了我的想法。

我说:

生哥,要不咱商城自己调用积分服务,其他渠道再走鉴权+开放平台路径。

商城是内部业务,安全性咱们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IP白名单、签名校验搞定,没必要强行走外部链路。

生哥想了想,给我丢了句:

统一就好维护。

我赶紧接着说:

统一≠一刀切,统一可以在规范上,比如接口设计统一,安全校验统一,但调用路径不一定非要一样。商城内部调用和渠道外部调用,本质场景不同,设计成一样反而是个坑。

生哥点了点头,让我整理一下,再开个需求评审。

评审会上,大家也有争议

说实话,评审会上,组里的人分成了两派:

1、支持我的

小马哥:商城内部调用,稳定、快、省资源,应该走独立链路。

娜姐:商城跟渠道场景本来就不同,非要凑一块,后面商城业务改版还得拆,麻烦。

2、支持生哥的

二虎:统一路径,好排查问题。

文哥:统一链路可以复用开放平台的安全校验,少写代码。

大家吵得挺热闹,但争论归争论,最终拍板还是生哥和项目经理。

最终方案定了!

经过几轮讨论,最后方案定了:

商城直接调用积分服务

其他渠道继续走鉴权+开放平台+积分服务链路

商城独立链路也要做签名校验、token认证,保证安全统一

这下,既保证了:

调用链路最短,性能最佳

高并发压力分摊

安全机制统一

成本控制合理

我心里也乐开了花。

最后聊聊我自己的思考

通过这件事,我有几点特别想跟同行们分享的:

1、统一 ≠ 一刀切

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统一”,就觉得要把所有调用方式、链路设计弄得一模一样。其实不是,统一的是规范、接口设计、校验机制,而不是调用链路。

2、内部业务场景和外部业务场景,本质不同

商城是公司自己产品,走内网,权限、调用频率都可控,和第三方渠道完全是两种情况,设计方案一定要因地制宜。

3、代码易维护 ≠ 系统高性能

有时候为了省事写代码,统一走一个路径,表面上看好维护,但链路复杂,系统性能差、故障率高,维护起来才是真麻烦。

4、技术人要敢说,敢争论

就像这次,我一开始也不太敢跟生哥提反对意见,但后来发现,咱有理有据,谁都得服。技术是靠说理、验证、推导出来的,怕啥。

总结一下

这次项目,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技术方案要根据实际业务场景来定

所谓“统一”,不能为了形式而牺牲性能、稳定性、成本

沟通争论是好事,方案就是越争越完善

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或者正在跟老大哥们博弈设计方案,欢迎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探讨探讨。

0 阅读:0

软件求生

简介:从事软件开发,分享“技术”、“运营”、“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