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意外引发的邻里纠纷,看调解员如何巧妙化解!
2025年春节前夕,桃源县漆河镇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村民张大哥在帮邻居张师傅家操办丧事时,突然倒地不起,经抢救无效去世。医生诊断是突发心肌梗塞。这本是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却因一场意外变成了两个家庭的伤痛。
"老张是来帮忙的,现在人没了,你们得负责!"张大嫂红着眼睛说。可张师傅家也很委屈:"我们也没想到会这样啊..."两家人为了赔偿金额争执不下,矛盾越闹越大,眼看就要对簿公堂。
漆河司法所和法庭得知情况后,立即组成联合调解小组。他们深知,这种纠纷如果走法律程序,不仅耗时耗力,更会伤了邻里和气。
"咱们先不急着说赔多少钱,"调解员老李说,"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先说说各自的难处。"他一边安抚张大嫂失去丈夫的痛苦,一边开导张师傅家:"人家确实是来帮忙的,于情于理都该表示表示。"
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搬出小板凳,和两家人坐在院子里促膝长谈。他们算了一笔明白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种义务帮工确实存在一定责任,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老张走得突然,我们都很痛心。"调解员小王说,"但要是为了赔偿闹僵了,孩子们以后在村里怎么相处?"这番话戳中了两家人的心。
经过一整天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张师傅家同意支付适当补偿,张大嫂也表示理解对方的难处。签协议时,两家人握着手都哭了:"以后有事还得互相照应啊!"
这场纠纷的圆满解决,不仅避免了对簿公堂的尴尬,更保住了珍贵的邻里情。正如调解员所说:"法律是冰冷的,但人心是热的。在农村,好邻居比什么都重要!"
(本文由常德日报记者现场采访报道,图片为调解现场真实画面)
小编有话说
这件事告诉我们:遇到纠纷要冷静处理,多站在对方角度想想。用情、理、法总会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为这些奔波在基层的调解员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