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抛开欧洲,单独跟俄罗斯就俄乌冲突展开谈判,引发欧洲和乌克兰的强烈反弹,可能美国也觉得这个谈判没有乌克兰不行,所以在上一轮的谈判时,叫上了乌克兰,只是俄乌双方不见面,全靠美国这个中间人在两边传话。

欧洲多国代表在巴黎举行会议
眼看着俄乌谈判没自己的份,欧洲国家着急上火,为啥:
第一,尊严受到了伤害,欧洲国家,尤其是西欧,以德法意西班牙等以前的列强为首,当年都是跺跺脚世界都要震动的主,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挑起来,这列强当惯了,现在还没醒过来;
第二,不上桌就不能分赃,眼看着美国主导俄乌谈判,特朗普的胃口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只要50%的乌克兰矿产协议,到最近的版本中,所有乌克兰值点钱的东西都加进来了,已经不限于矿产,把港口、核电站都弄进来了。欧洲眼看要是再说不上话,那乌克兰就要被美国吃干抹净外加打包,欧洲连口汤都喝不上。
所以欧洲大骂美国这是搞越顶外交,这个词的起源于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秘密派基辛格访华,并于1972年2月突然宣布尼克松将访华。当时的日本政府都被蒙在鼓里,直到美国正式宣布才从媒体上得知此事,日本将美国此举称为“越顶外交”,这就是这个词的来历。

英法欲组建欧洲“维和部队”
美国这么一搞,欧洲当然非常焦虑,所以在美俄接触的时候,欧洲也没有闲着,接连搞了几个大动作:
首先,是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本来经过3年多的战争,欧洲已经把所有能制裁的项目都搞上了,可是欧洲硬是又搞出一个对俄罗斯第16轮制裁,时间是在2月18号,美俄在沙特第一轮会谈之后。欧洲这是表现了支持乌克兰,企图固化西方与俄罗斯的对立格局,与此同时,法国还提出可以用自身的核武器,为欧洲国家提供核保护伞,试图挑战长期以来,美国所提供的核保护伞。
第二,建立所谓的援乌自愿联盟,试图在西方阵营内搭建新的联盟,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确认加入,同时欧洲还将目光投向加拿大,企图与加拿大深化贸易合作,共同低于美国关税大网的威胁。
第三,大撒币,欧洲提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准备出资高达8000亿欧元投入防务开支,并且修改了欧盟的财务制度,为各国扩大财政支出铺平道路。德国未来几年,防务开支将新增超4,000亿欧元,波兰计划将防务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4.7%,而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更是瞄准了5%的目标,英国宣布将国防预算提高至GDP的2.5%,创下冷战以来最大增幅。
只是欧洲虽然搞的如此热闹,但是正如梅德韦杰夫说泽连斯基正面临一盘死局,你签了协议,乌克兰民众会把你吊死在独立广场,你不签协议,美国会断炊断粮,也置置你于死地。
欧洲也正面临着跟泽连斯基同样的困境,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承认:“我们70%的情报、90%的卫星侦察仍依赖美国。”这种安全依赖的惯性,让欧洲的“战略自主”口号显得苍白。

欧洲政治共同体峰会全体会议
但绝望中孕育着转机。3月11日,32国参谋长在巴黎商讨乌克兰安全保障框架,土耳其、加拿大等非欧盟国家的参与,暗示着欧洲正构建“去美国化”的盟友网络。更微妙的是,2020年被欧洲议会冻结的中欧全面合作协议,在2025年谈判加速,双方同意争取年底前取得实质性进展,这种东方突围,或许比军费增长更具战略纵深。
乌克兰危机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跨大西洋关系的结构性裂变。这场博弈的终极意义,或许不在于欧洲能否立即破局,而在于它能否在阵痛中重构“自主而不孤立、强大而不霸权”的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