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终奖励性绩效占到了年到手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年终奖励性绩效是体制内工作人员个人收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部分地区体制内人员的年终奖励性绩效不发了,大家的收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1)
某县基层公务员表示,不仅年终奖励性绩效没有了,分摊到每个月的绩效也已经停发,每月到手收入严重缩水,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说,近两年收入在往下走,比以前差了不少,再这么下去就准备辞职换工作了……
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的经济待遇通常都处于本地中上水平,他们不仅薪资有保障,而且收入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不断提升。现在许多年轻人热衷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就是冲着“岗位稳定、收入较高”去的。在他们看来,考上了编制,进入体制内单位,就代表能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
公开数据显示,这些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都在增加;很多地区的事业单位招考,报名人数也呈现“井喷之势”。为什么年终奖励性绩效不能正常发放了,但高校毕业生的报考热情却并没有减少?可能跟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
首先,外部环境不太好
很多年轻人明明知道体制内人员降薪了,仍然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不是他们有什么高远的志向,也不是他们不在乎收入的多少,而是外部环境不怎么好,在市场上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报考编制,是为了生活,为了不在社会上“颠簸”。
其次,不是所有地区体制内人员的收入都下降了
体制内人员的薪资水平跟当地的经济实力有直接关系。经济实力强的地区,财政状况好,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薪资水平就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经济实力弱的地区,财政状态比较差,那就只能保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薪资,奖励性绩效就可能不发或者停发。
2)
不管怎么讲,一些地区体制内人员收入下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至于下滑幅度是多少,涉及的范围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但不少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的生活质量已经受到了影响,有些人不得不按一定比例减少家庭生活开支。
生活质量下降,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不过体制内人员是“组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把负面因素降到最低。
事实上,许多人对“降薪”的态度是中性的,因为他们之前就有了相应的心理预期,体制外的很多人收入都下降了,体制内人员收入下降就是迟早的事,该来的总会来。
不过,作为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的大学生,应该要从这种变化中捕捉一些信息,同时要改变一下自己对“体制内人员工资只涨不降”的刻板印象,否则在进入单位上班之后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另外,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可能选择考市直以上单位的岗位。在市直机关单位这个层级,很少有“降薪”情况出现。当然,如果实力强,那就报考省级机关单位、国家机关单位,考上了薪资待遇会更好,事业发展前景也会更广阔。
话说回来,不管是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进入就业市场找工作,我们都要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当今社会,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变化才是“主线”。这种变化会让一部分人获得更多的收益,也会让一部分人承受更多的损失,而我们究竟是获得收益的人,还是承受损失的人,关键看有没有本事在变化中寻找机会。
今日话题:你所在的地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奖励性绩效还正常发放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图片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取消年终奖,支援亚非拉;为了大世界,牺牲小中国!👍👍
谁说的?全国到在发,怎么就取消了?
那明年起罚款就多了
胡编乱造!
工资应该涨反降,物价在涨,叫人怎么活。
如果没人去考编了,那就是改革成功了
给大家出道选择题,十大名校高材生考公原因,一是为了奉献。二是为了工资。三是为了权力,四是为了权利变现。
部分地方基层都没有绩效的,是不是补发一下?!
这次不发了下次在补上还更多
落后地区基本没有奖金,发达地区奖金高。
奖励性绩效不是从工资里拿出来在从新分配的吗
不愿干就辞职,多少人还等着呢!
分到每个月了,地主会断自己家粮?
正常,玩高科技的都也在降薪呢。
一切正常啊,外面有什么情况?[笑着哭]
鼓励辞职!
造谣
具体哪个地方,整天妖言惑众
各种理由发钱,各种补贴,名目繁多,早该取消
造摇是犯法的
降得那只是极小一部分
折腾
去年的没发完
工资缩水,那物价呢?谁管管?物价不降,怎么活?
现在体制外的私营企业 ,好多都倒闭了,很多人都失了业,要养孩子,还要还房贷,这个世道,叫人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