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毛泽东领导红军打败国军围剿,鲁迅询问:他现在多大岁数了?

花开无田 2023-05-05 00:00:10

民国年间,文坛群星闪耀,巨擘众多。虽说古语有云“文无第一”,可鲁迅先生却几乎是公认的魁首一般的人物。

鲁迅先生的文章针砭时弊,对旧有的恶俗、人性更是描写的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可谓是直击心灵。对此,毛主席也毫不掩饰喜爱之情,他更是直白的称赞“鲁迅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事实上,众所周知毛主席也同样才华横溢,在文学诗词创作上同样极有功力。而对于毛主席的作品,鲁迅先生其实也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读到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时,鲁迅先生便表示:“(毛主席词)颇有山大王气概”。在毛主席的诗词作品中无不透着从容不迫、运筹帷幄的自信,确实又哪里会不是“山大王”气概呢。

然而互相引为知己的二人,却一生未曾谋面。不得不说这也是我们后人的损失,倘若如此这般的人物见面,不一定会迸发出怎样灿丽的火花。

1918年,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37岁的鲁迅先生也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作品,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也点燃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

而此时的毛主席正值青年,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影响之下他同萧子升、何书衡、蔡和森等人在湖南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并在老师杨昌济的介绍下来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心脏——北京。

在北京期间,他担任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一职。

在北大群贤毕至,他见到了仰赖已久的陈独秀、李大钊,见到了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等一众大家,可与鲁迅先生却未曾谋面。

原来,二人之间的见面在我们看来其实是水到渠成的。奈何天公不作美,一来毛主席母亲病重,毛主席只得急忙赶回湖南;二来彼时的鲁迅久居家中正在为新文化运动奋笔疾书,未前往北大。

而等到鲁迅先生再次听到毛泽东的名字时,则已是数年之后。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大量的共产党员遭到杀害。共产党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次第而起,而后毛主席更是率军实现了与朱德的会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围剿”也不断开始。第一次,被红军打败;第二次,被红军打败;第三次,又被红军打败。

而第三次反围剿中,蒋介石可谓是声势浩大,似乎蒋军“胜利”是必然的。然而,30万大军却被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三战三败,最后狼狈收场。

消息传开,这对于当时身处上海的鲁迅先生而言也倍感震惊。

适逢此间,鲁迅先生与冯雪峰、茅盾等人相熟。而冯雪峰曾经担任我党的党校副校长,茅盾则是左联的作家,对于毛主席自然要了解的多一些。

于是攀谈之间,鲁迅先生便问了起来。

他询问二人是否认识朱毛,在得到茅盾先生肯定的答复之后,他说自己五四运动时从蔡元培、李大钊口中得知了毛泽东,对他即能拿笔杆子也能拿武器前线战斗深表认同。

接下来,他还询问了毛泽东的年龄。当听到茅盾先生回答到比他要大上两三岁时,鲁迅先生 更是颇为感慨,他表示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一介书生出身的青年,竟然也能指挥千军万马。

之后也正是通过冯雪峰、茅盾二人,他读到了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作于第二次反围剿之中的黄洋界保卫战后,自然流露出来伟人的大不同。而在读到毛主席的这首词后,毛主席有了“颇有山大王气概”的评价。其中的从容不迫、运筹帷幄,也让鲁迅先生对毛主席平添了几多兴趣。

而在1936年,当鲁迅先生得知红军长征胜利后,鲁迅先生更不不顾病重直接亲笔给毛主席写去了信笺。后鲁迅先生又给毛主席寄去了他亲自编写的瞿秋白文集《海上述林》和一只金华火腿。

然而,同年鲁迅先生去世。神交已久的彼此也至此再无机会相见,毛主席倍感痛心更是连发四封唁电。

之后的1937年,毛主席更是发表了《论鲁迅》,而1950年,在丁玲等人的提议之下鲁迅文学院也得以建立,郭沫若直言这是一个伟大事件,中国历史第一次。

1957年,在与罗稷南的谈话中,毛主席与他不无感慨的聊起了鲁迅,如果鲁迅活着会怎样?

并表示“也许是坐牢,也许是不再讲话”。

1958年,《鲁迅全集》完成出版,毛主席立刻让秘书买回,进行品读。

1961年,鲁迅先生八十年诞辰上,毛主席为他写下了两首七绝。单一其中一首为例:“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便足见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肯定赞扬。

这或许就是我们常说的“英雄惜英雄”吧。

而无论何时何地,鲁迅先生、毛主席这样的人物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103 阅读:22169
评论列表
  • 2023-05-26 23:14

    一个看得透彻,一个不但看得透彻而且解决问题

  • 卡门 23
    2023-05-28 07:15

    鲁迅的文章以前看不懂,等你看懂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了

  • 2023-05-16 21:26

  • 2023-05-24 21:52

    这是有史实的,照片,写论持久战的就有鲁迅全集。这有什么好辩解的。

  • 2023-05-18 13:42

    听说?你听谁说的?历史不是靠道听途说

  • 2023-05-24 17:59

    蔡和森可惜了

  • 6569 3
    2023-05-29 09:52

    虽未曾谋面,却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 2023-05-29 13:15

    真知己

  • 2023-06-04 11:23

    一个看的透彻,一个讲的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