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文刊发于2025年4月1日香港商报A8版
2025年江西-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周期间,吉安市委书记罗文江率队赴粤港澳大湾区走访企业,高位推动半导体、新材料、AI智算服务器等系列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精尖项目合作落地。

2025年吉安市(粤港澳)智能终端产业“双招双引”暨吉莞合作产业园招商推介会举办
与此同时,2025年吉安市(粤港澳)智能终端产业“双招双引”暨吉莞合作产业园招商推介会在东莞举行,总计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金额达162亿元。4月2日,吉安还将赴澳门举办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对接交流会,并参观走访一批澳门生物医药领域科研院所及代表企业。
此次跨城联动是吉安市今年首次在大湾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聚焦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优势产业精准发力,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源,着力构建“老区+湾区”跨区域产业协作新格局。

吉安市城区风光
投资吉安正当时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吉安市开放发展对接的主要方向。吉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井冈山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傅正华表示,这既是一次友谊之行,推动两地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又是一次合作之旅,深度对接大湾区,让更多企业家、更多人才与吉安双向奔赴、携手共进。

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水吉安 人文底蕴深厚吉安位于江西省中部,拥有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井冈山农科园、井冈山综保区等4个国家级产业平台,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千兆城市”等国字号名片十余张。吉安有鲜明的红色基因,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吉安有宜居的生态环境,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7%,全境入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吉安有厚重的历史人文,孕育了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等一大批庐陵先贤,走出了22位宰相、17名状元、3000多名进士。
创业吉安 合作前景利好自2022年国家明确东莞和吉安建立对口合作关系以来,吉安用好“老区+湾区”政策叠加利好,推动共建吉莞合作产业园,对口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走出了一条老区融湾区、湾区带老区的新路子。
营商环境方面,吉安坚持“大湾区能做到的,吉安也要能做到”的理念,持续优化“吉事即办”政务服务,深化与东莞政务合作,两地跨省互认电子证照达446种,“吉莞通办”事项达1272项、累计办件量超过3.15万件,在全国“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吉安位列全国设区市第七。
惠企政策方面,吉安建立了总规模260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政策,构建了企业登记、项目用地用能等全流程政策体系。
引才举措上,吉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陈大鹏表示,吉安聚焦企业和人才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湾区标准”升级人才政策,出台人才新政“30条”,拿出“真金白银”举措,用心用情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业等民生实事;建立“吉事即办·人才服务专区”线上服务平台,提供人才政策咨询、项目申报、服务保障等业务“一站式”办理服务,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
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吉安坚持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不动摇,对标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锚定“6410”发展目标,将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作为“十大攻坚战”首要任务,聚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六大主导产业。2024年,吉安全市GDP增长5.7%。
电子信息产业剑指三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是吉安有基础、有优势、有前景的首位产业。“去年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力争到2026年迈入3000亿元,产业发展正迎来新机遇、新空间、新格局。”吉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媛表示。
据介绍,吉安已构建以京九高铁为轴线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带,以井冈山经开区和吉安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打造核心增长极,各县市区特色鲜明、协同联动的“一带、双核、全域化”产业布局,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多张“国”字号名片。
在LED照明、触控显示、智能终端、电子电路板、汽车电子5个细分领域,吉安已集聚了木林森、宇宙、协讯电子、满坤科技等优质企业2200余家、规上企业631家,打造了省级产业集群9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个,获批了江西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电子电路“产业大脑”,汇聚了全国19万家上下游企业信息,产业集群水平全面提升。

江西航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同时,吉安聚焦企业所需所盼,针对性打造了电子信息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院、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三驾马车”,助力企业“抱团发展”。目前,产业联盟吸引省内外会员518家,已与6个国家级行业协会建立合作。研究院引进了10个高校专家团队,获批省级智能硬件制造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14个省级平台。检验检测中心获批省级质检中心、新型显示技术国家标准验证点,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打造“家门口”的国内国际认证一站式服务中心。
当前,国家已明确提出“在京九沿线建设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强劲动能。“吉安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齐全、配套完善、前景广阔,是近悦远来的福地、融通对接的高地、兴旺发展的宝地、商机无限的胜地。”刘媛表示,吉安热切期待大家赴吉投资合作,助力电子信息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具有吉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生物医药构建创新生态圈近年来,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千亿主导产业予以重点培育,先后出台《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规划,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据悉,2024年吉安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实现营收739亿元。
吉安中药材资源富集。吉安大力发展订单种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了一批优质道地药材种植基地,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41.63万亩,种植品种70余个,涵盖了江西省3/4的道地药材品种,龙脑樟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超10万亩,商州枳壳、天然冰片、泰和乌鸡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江西普正药业智能制造工厂
医药制造种类齐全。据介绍,吉安市是江西省重点医药产业集聚区,所辖的永丰县、峡江县列入江西省7个重点省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居全省前列。全市境内现有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152家,拥有药品批准文号571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0个,省优、部优产品20余个,涵盖药用原料、辅料、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拥有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10多个剂型。目前,已有52家医药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培育了“半边天”“泰和乌鸡”“普正”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
在研学用结合方面,吉安积极邀请医药行业院士专家来吉考察调研、把脉问诊,同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吉安还建成运营了全国首个杜仲中药类重点研究室,搭建了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服务“三中心四平台”,目前正在筹建江西省首个药品审评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批文转化、产品检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物流运输等提供服务。
不日,吉安将赴澳门开展企业走访、对接交流会等活动,在科技共享、成果转化、产业协同等方面深入合作交流。未来,吉安期盼与澳门进一步围绕药品批文转化项目、特色品种开发项目、创新药物研发项目、产业基金共建项目、生态康养服务项目等开展双向合作。
湾区企业家解码吉安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晴雨表,企业家群体则是感知营商生态最敏锐的“试金石”。在吉安这片投资热土上,湾区企业持续追加投资的“复投现象”蔚然成风,这正是对吉安一流营商环境最有力的“背书”。
“吉安投资发展潜力巨大。”东莞市江西吉安商会会长王建岗表示,后续商会还想紧跟吉安跨越发展的大好机遇,积极组织会员企业返乡创业,带动吉安高质量发展,投资吉安、扎根吉安。
深圳市吉丰通讯有限公司是集移动通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24年6月与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正式签约,填补了电子信息产业智能终端这一关键空白。该公司董事长梅再春表示,这份信心来源于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链的高度集群与完善,可极大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
立讯集团已深耕吉安20年,现已在吉安投资设立协讯电子、立讯能源等5家子公司,同时带动一批配套企业纷纷落户,形成“点、线、面、体、网”全产业链发展集群。立讯能源(江西)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建军表示,这得益于吉安这片沃土的滋养,“选择吉安,是我们企业做出的最正确决策之一。”
吉安莱恩特种线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健直言,如今的吉安,既有大湾区的前沿理念,又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大军,是很多大湾区企业的理想选择。(记者 郭美勤 黄凌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