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叫我“盲人雕塑家”——“三轮途道语录”摘选

博雅文成 2024-12-21 01:28:22

不愿被称作“盲人雕塑家”,并不是否定“失明的自己”。三轮途道直言不讳,反而要把“失明者”和“雕塑家”当成个人武器。对于未来社会,她抱有一种强烈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不再作为“盲人雕塑家”走进公众视野。“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走进美术馆感受艺术。”她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犹疑和迷茫。采访中,三轮妙语连珠,谨以本文分享“三轮途道语录”。

三轮途道的“认真开关”

采访全程,三轮途道始终散发出一种令人折服的气场。语言的力量无比强大。

雕塑家三轮途道

比如,这样的问答。当被问及是否曾想过即使患病也要继续雕塑家之路时,三轮如是说:“之前一直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做出任何努力,但真的到了悬崖边,摇摇欲坠时……”三轮紧接着说道:“再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这个词,她一共重复了7次,却没有就此打住。

雕塑家三轮途道

“当我打开‘认真开关’,才第一次萌生出‘我要坚持下去’的决心。我终于意识到,人只有站在悬崖边,才能按下‘认真开关’。果然当一个人进入认真模式,就会无比坚强。”无论是这一瞬间,还是其他时刻,她的“认真开关”一直都保持在“打开”的状态。

命运钟摆突然摆动

三轮途道接受采访时57岁,大概在30年前,便已跻身雕塑家之列。她主要从事的是木雕作品的创作。

翻看彼时的照片,三轮尚处于“看得见的世界”,给人留下的印象却与现在别无二致,她的“认真开关”一直保持在“打开”的状态。到了30多岁后半段,三轮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患上了“视网膜色素变性症”,这是一种导致患者逐渐失明的疾病。患病10多年后,三轮在53岁时完全失明。关于失明后的感受,本文将延续引用形式,忠实摘录“三轮语录”。“彻底失明后,感受最深的是‘终于自由了’。”“视力不会比现在更差,也没有继续下降的空间。”“因此,我不再为看不见而烦恼。”“这样一来,我感到无比轻松。因为一切归零。”“无论做什么都是加分项,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行动起来出奇地积极。”但是,这并不代表三轮从未经历痛苦。三轮坦言,如果完全看得见的时候是“100分”,那么“大约30分时”最为艰难。

当她无法独自行动时,内心“充满绝望感”。然而,心灵的钟摆在她即将完全失明前突然摆向了另一侧。从“绝望”转向“自由”。三轮途道说:“我当时无比平静。也许是性格使然吧,自从知道会完全失明后,我一直很坦然。觉得是时候‘思考不同的人生’了。我是一个在逆境中很快就能振作起来的人。心中没有什么遗憾。现在的人生非常快乐。”

失明者与雕塑家

三轮说,当失明变为常态后,自己开始了成长。按下“认真开关”仿佛是一种暗号,“机遇之门”随即打开。

“我要继续和粘土打交道!我要继续创作作品!只有从心底迸发出‘我要做!我要做!’这种坚定信念,‘机遇之门’才会打开。”三轮对于创作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在反复试错中,三轮发现,“最大的秘诀”是雕塑作品时使用的“底座”。

通过将底座尽可能地缩小,可以准确地把握作品和失明的自己之间的距离感。每当这时,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必不可少。“中途休息之后,如果忘记制作到哪里了,就会请女儿告诉我。其实,向女儿请教也不失为一种创作技巧。这就是家庭作战。”2023年11月上旬,三轮接受采访时,正在创作一件犬塑作品。

这条狗有着粗壮的四肢和硕大的耳朵,身体圆润的曲线也被忠实地表现出来。然而,狗的脸上却没有“眼睛”。

这是三轮对“失明的自己”进行的一种表达。失明前,她一直把眼睛视为作品的“灵魂”。现在,三轮通过故意略去刻画眼睛,来表现“沉默”。她说,这正是现在的自己所要打造出的“独特之处”。失明后,三轮开始致力于将这种特定状态下才能实现的独特表达传递给更多人,让他们有所感悟。

三轮正在制作可以触摸玩耍的“上毛歌牌”

“上毛歌牌”是群马县富有地方特色的游戏卡片。三轮用粘土制作出的上毛歌牌,可以通过触摸玩耍。这就是她所追求的在特定状态下才能实现的独特表达。

用粘土制作的歌牌上雕刻出大葱的形状(左)

“大葱和魔芋 下仁田名产”的歌牌上浮现出明显的大葱形状。通过用手触摸歌牌表面设计出的凹凸形状,视障人士也可以判断出是什么内容的歌牌。

“这套上毛歌牌并不是由看得见的人制作出的触摸观察的卡片,而是我作为一个看不见的人为那些同样看不见的人制作的,希望他们也能享受游戏。我想要把‘失明者’和‘雕塑家’这两者结合成‘个人武器’。”制作完成的卡片于2023年秋季在群马县中之条町展出,到访的人们或闭上眼睛或戴上眼罩进行体验。

一位女性正在体验三轮制作的“上毛歌牌”

日本推进培养“陪伴型人才”

为了早日实现一个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艺术的社会”,三轮也在为“培养人才”倾注力量。残障人士参观美术馆时的陪伴式导览员便是这样的人才。从2023年4月起,三轮每月举办一次研究会,召集对此感兴趣的人士,教授他们提供陪同导览服务时所需的知识。

研究会现场

这是由三轮出任代表的团体和群马大学受文化厅委托推进的国家项目,计划从2024年4月起,在群马大学开设相关人才培训讲座。研究会当天共聚集了50多人。现场的热情让三轮有感而发:“真的大吃一惊。我亲身感受到社会的需求,时代正在发生变化。”三轮的愿望正在切实朝着实现的方向,逐渐变得具体而明晰。

持续更新的“三轮语录”

三轮在研究会当天同样妙语连珠。现将这一天的“三轮语录”摘录如下。

“我的使命是将看不见的人的需求投射给看得见的人。”“希望残障者可以自然融入到健全人群之中,成为一个和谐共融的社会。”“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走进美术馆感受艺术。”三轮对于“理想社会”抱有明确而多样的想象。特别是与她自身密切相关的“社会形态”包括以下内容。

“我常被称作‘盲人雕塑家三轮途道’,但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称呼。希望自己被称作‘雕塑家三轮途道’的社会能够早日实现。”无论如何记录补充,“三轮语录”仍然书之不尽。在本文最后再介绍一句,然后放下笔,不,是停止敲击键盘。这是在采访中,三轮多次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未来我也会继续成长。”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