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重启S系列,小米这波操作像极了憋大招的老玩家。自研SoC杀回来,显然是要动真格了——台积电N4P工艺、性能对标骁龙8 Gen2,参数看着挺唬人,但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得看实测。说实话,我对这种“参数先行”的发布会有点审美疲劳,真本事得拿体验说话。

不过小米这步棋走得聪明。数字系列稳基本盘,Ultra主打影像,S系列成了技术试验田,三段式布局直接覆盖从入门到顶配的需求。但问题来了:自研芯片成本可不低,要是销量没达到预期,供应链议价权没谈下来,这买卖划算吗?更别说定价预计5000+,隔壁华为Mate系列虎视眈眈,这定价策略要么自信过头,要么另有后手。

要说最有趣的还得是生态闭环。UWB超宽带技术深度整合汽车生态,用手机开车门、传文件,听着像科幻片里的桥段。但仔细想想,现在谁家没几台智能设备?手机作为中枢,车机互联是趋势,可问题是,用户真的需要为这些“未来感”功能多掏钱吗?还是小米又在画大饼?毕竟生态协同喊了这么多年,真正无缝衔接的体验还少见。

综合来看,小米15S Pro是场冒险。自研芯片是技术野心,生态闭环是战略野心,定价策略是市场野心。成了,国产手机技术标杆;败了,可能成为“为梦想窒息”的反面教材。但话说回来,手机厂商不折腾怎么进步?至少小米这次没只堆硬件,而是掏出了点真东西——至于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咱们拭目以待。毕竟,市场才是最诚实的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