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了解古代官职:太宰

历史故事优选 2025-03-01 09:56:31

太宰是中国古代官职,在不同的朝代职责和地位不同。

“宰”作为官名,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责任是总管王家事务,西周时开始设置太宰,也叫大冢(zhǒng)宰或大宰,即冢宰首领。

太宰的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用来辅佐国王治理国家,其中六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可见太宰是当时的百官之首,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丞相。

但后来由于王室的衰落,太宰这个官职的重要性,在春秋时期下降了许多,以至于被排除在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外。

东周以后,太宰一职被停止使用。

推荐阅读:魏国的灭亡,原来与这个成语有关!卫国的起源,居然与一场内乱有关!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为何被砍成肉酱?为什么古代皇帝传位于太子时,要杀掉其他有能力的儿子?因为一句话,拯救了一个国家就因为一件皮大衣,这位国君不仅被关了三年,最后还被大臣射死效仿尧舜的燕王,为何最后落得个国破人亡?战国名将之首白起,为何被秦王赐死?深度解析!管仲那一箭没有射中,齐桓公才顺利继位,真是惊险!“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到底做了什么,要遭人痛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