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
1.陈加茂.尿毒清颗粒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25,18
2.邓超,樊烨.尿毒清颗粒联合包醛氧淀粉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38(02):244-247.
3.黎妞,王东海.尿毒清颗粒联合百令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4,31(12):1513-1514.
2021年,39岁的杨远,是上海某外贸公司的市场部主管,他的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而且由于常年出差,杨远几乎从不进厨房,一日三餐基本靠外卖解决,早已习惯高盐、高油、重口味的快餐饮食,最常点的就是麻辣香锅、卤肉饭、炸鸡汉堡等等,一顿不辣就觉得吃不下饭。慢慢地,长期不规律的生活、重口味的饮食习惯为他的身体埋下了健康隐患...

7月12日,在公司组织的年度体检中,杨远原本只是抱着“走个流程”的心态去做检查,没想到体检还真查出了问题——空腹血糖6.8mmol/L,提示血糖偏高,而血肌酐升高到了112μmol/L,超过正常上限(男性正常肌酐值53-106μmol/L)。这让杨远很是意外,他从不吃甜食为什么血糖会升高?
了解到杨远的生活习惯后,医生解释道:“你常年点外卖,饮食偏爱高油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虽然不甜,但会让身体持续分泌胰岛素,时间一长,胰岛素功能自然就会紊乱。再加上你经常熬夜、久坐不动,这些因素都会加速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血糖就自然控制不住了!”
接着,医生为杨远开了降糖药二甲双胍,并叮嘱他要规律服药、调整饮食结构,同时减少熬夜和高强度工作。而对于他肌酐轻微升高的情况,医生解释这是长期疲劳、睡眠不足导致的肾功能轻度波动,并建议他多喝水、适当休息,一般是可以恢复的。

但可惜的是,杨远却并没有真正把医生的建议放在心上,自己并没有什么症状,而且指标也不是超高,他认为医生是小题大做。于是,杨远依旧每天早出晚归,外卖照点、咖啡照喝,而且由于工作太忙,他还经常忘记吃降糖药,有时连药都没带在身上。
9月12日早上,杨远刚到公司,可才坐下不到二十分钟,他就感觉口干舌燥,嘴里像是垫了一层纸,又干又黏。杨远连忙喝了两大杯温水,可却依然觉得喉咙发涩,舌头贴在上颚,怎么也湿润不起来。而这一整天,杨远不仅异常口渴,还频繁地跑洗手间,折磨得他苦不堪言。这让他心中有些犯嘀咕:“难道是早饭吃得太咸了?明天早上喝点粥吧。”
其实,这时杨远就已经出现了糖尿病最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在血糖升高后,身体为了排出多余的葡萄糖,会通过尿液带走大量水分,导致口渴和尿频;而如果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细胞“挨饿”,就会使人食欲增强;但即使吃得多,能量仍然会不足,这时身体开始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导致体重反而下降。

可坚持了一段时间清淡饮食后,杨远却发现口渴、尿频的症状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而正当杨远有些疑惑,想去医院检查时,意外也猝不及防地发生了...
10月23日,这天晚上杨远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却总觉得脚上胀得慌。他连忙脱下袜子一看,却惊讶地发现脚背浮肿得像鼓起了一层气包,皮肤发亮、青筋微凸、皮肤颜色也比平常更加暗沉。杨远用手按了按脚踝,皮肤却像是被压进棉布里一样,凹陷明显,足足十几秒才慢慢回弹。看着这明显不正常的一幕,杨远心中慌乱了起来,连忙打车去了医院。
到医院后,医生安排了详细的血液、尿液和肾功能评估。化验结果出来后,尿蛋白3+、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肌酐值达到148μmol/L,肾小球滤过率降至58ml/min/1.73㎡。糖化血红蛋白也高于正常范围,显示他的血糖控制已出现长期紊乱。综合所有检查数据和杨远的近期症状,医生诊断他患上了糖尿病肾病!

看着杨远还满不在乎的神情,医生警告道:“你现在是糖尿病肾病中期,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如果还像之前那样忽视血糖,不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再过几个月,肌酐还会往上升,接下来就是肾衰竭,甚至是发展成尿毒症!到时候就不是吃药能解决的事了,可能要透析,甚至需要换肾!”
听到医生的这番话,杨远才引起重视,表情也紧张了起来,连忙问道:“我要怎么做?我都听您的。”医生欣慰的点了点头,接着便给他开了尿毒清颗粒,这是调理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基础药物,同时要继续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必须按时服、不能间断。临走前,医生还特意嘱咐他一定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否则吃再多的药也是白搭!
出院后,杨远终于第一次真正把“身体”这两个字摆在了生活的最前面。他不再随便点外卖,而是开始自己做饭,主要以清蒸、炖煮为主,饭菜清淡,油盐都减了一半。同时,杨远开始每天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一颗也不敢落。

而为了控制血糖和减轻肾脏负担,杨远每天按时睡觉,再也不敢熬夜了。下班后他还会每天坚持快走半小时,哪怕工作再忙,也抽出时间在小区转两圈。一个月后,杨远发现口干明显缓解,夜尿次数也减少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可没想到的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时间很快过了半年,2022年4月19日,这天早上杨远刚睡醒,只感觉下腹部胀胀的,一股强烈的尿意猛地袭来。可等到了马桶边,排出的尿液却是又少又慢,断断续续,仅有小半杯水量。杨远低头一看,却惊恐地发现尿液颜色异常暗黄,像泡过一夜的浓茶,略带浑浊,而且表面还浮着一层细密的泡沫,打在马桶壁迟迟难以消散,像洗洁精一样。看着这一幕,杨远心中一惊,不敢再拖延,连忙打车去了最近的医院。
听完杨远的症状描述,医生安排了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和肾脏超声检查。几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了,尿常规显示尿蛋白(+3),提示蛋白尿严重;肾功能显示肌酐485μmol/L,尿素氮为25.6mmol/L肾小球滤过率仅剩下14ml/min/1.73㎡,属于肾衰竭的严重阶段;而肾脏超声显示双肾萎缩,肾皮质明显变薄,表明肾脏功能正在衰退。这所有的数据都指向了一个结果——尿毒症。

听到这个检查结果,杨远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心中更是猛地一沉,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缓了好一会儿后,杨远却猛地抬头,语气激动地质问道:“这不可能!我平时一直注意身体,饮食清淡、规律作息、坚持锻炼,而且我从不抽烟喝酒,怎么会突然得了尿毒症?这一定是检查错了!”
听到杨远的质问,医生也有些困惑。按理来说,他的生活习惯这么健康,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尿毒症的地步?这和正常的病程完全不符!但检查数据摆在那里,不容质疑,一定有什么关键细节被忽视了!为了找出真正的原因,医生开始详细询问杨远最近几个月的饮食、睡眠和用药习惯。经过一番询问,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尿毒清。
医生摇了摇头惋惜道:“尿毒清确实是降肌酐、稳定肾功能的良药,可是再好的药也是有毒性的,尤其是在服药的时候不注意这三点的话,患上尿毒症也只是时间问题。临床上很多肾功能异常的患者,都是因为在使用肾脏排毒药物时不加以注意,最终起了反作用,落得个余生都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的后果啊!”

尿毒清颗粒是很多肾功能不全患者熟悉的中成药,主要作用是帮助降低肌酐、缓解水肿、延缓病情发展。很多人在服用后感觉状态改善了,就想着是不是可以配合运动加强身体恢复。这种想法没有错,但需要注意的是:肾病患者在运动时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尤其在服用像尿毒清这类调理性药物期间,如果运动不当,反而可能给肾脏“添乱”。
第一,不要做太剧烈的运动
不少人在感觉“身体好多了”之后,开始尝试跑步、跳操、甚至健身房器械训练。虽然运动本身是好事,但慢性肾病患者的身体比较特殊,运动过猛容易让肾脏一时吃不消。
比如剧烈运动会让身体代谢变快,产生更多“废物”,而这些废物都需要肾脏来处理。如果本身肾功能就不是很强,这时候再给它“加班”,反而会让肌酐升得更快。建议选择轻柔一点的运动,比如散步、太极、八段锦,每次半小时左右,微微出汗即可,不要过度追求强度和速度。

第二,注意补水,避免大量出汗
有些人运动时喜欢出很多汗,觉得“流汗就是在排毒”,但对肾病患者来说,这种想法并不完全适合。因为大量出汗会带走身体里的水分和盐分,一不小心就容易脱水,影响肾脏的血流供应。
如果你正在服用尿毒清本身就有利水作用,再加上运动后水分流失,没有及时补水,就有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尿少等不适。因此,运动过程中要少量多次地喝水,尤其是在天气炎热或出汗多的时候,补水更要跟上。
第三,身体感觉不对就要停下来
有些人运动时明明觉得累、腿软,甚至有点胸闷、呼吸急,但想着“再坚持一下就好了”,就强撑着继续。这种做法对健康其实不利。肾病患者在运动时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一旦出现疲劳感强烈、体力下降,就该停下来休息。
尤其是如果第二天出现腿酸、小便变少、脸有点肿,说明身体可能有些“吃不消”了,应该适当减少运动强度,并向医生咨询。运动是辅助调理的手段,不是越多越好,要以身体感觉舒服为准。
(注:《21年,上海一男子坚持吃尿毒清降肌酐,半年后体检,结果咋样了?》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