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和马谡为何失败?除了经验不足,背后还有何原因

李悟空 2021-05-06 16:53:29

赵括和马谡都是纸上谈兵的典型代表,所以干脆绑在一块说吧!赵括马谡之败其实是双方领袖不对称性意志头脑注定的必然后果,然而这只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已,并不是首要原因。为什么他们注定会失败呢?下面李悟空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长平之战和街亭失守

01

首先先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自然规律,个人是无法阻挡的。战国时秦国统一和三国归晋是大势所趋,不是杰出个人和在存国家所能阻挡的。

这是赵括和马谡二人所代表的的国家团体失败的首要原因。

02

其次战场厮杀,国主的战斗意志是关键,长平之战时赵国的的赵孝成王和秦国的秦昭襄王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王。秦昭襄王为了拿下长平之战,后来的征兵年龄干脆降到了十五岁,誓要举全国之力拿下赵国,信心决心可谓十足。

而反观赵国赵孝成王始终摇摆不定,想固守长平启用廉颇却又不能完全信任;想主动出击却又把举国四十万士兵的生命,压在了一个把战场厮杀视为儿戏只喜欢夸夸其谈的赵括身上。如此反复无常,摇摆不定,焉能不败。

三国时后期的魏蜀之战同样类似,蜀主刘禅的战斗意志同样比不上魏主曹丕和曹睿。

蜀国虽有诸葛亮这等大才也无济于事。那时的蜀国太弱了,兵弱粮少,巧妇亦难为无米之炊。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坚守不出也只能是望洋兴叹,蜀国势弱,持久战粮草势必难以为继呀!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纯粹只是为了报答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并不是诸葛亮看不清天下大势。

03

至于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括对上专打歼灭战的白起,街亭之战同样纸上谈兵的马谡对上久经沙场的张郃,将领之间战略战术的优劣只是末因了。

所以说东周赵括和三国马谡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注定失败,不是赵括马谡也会是张括钱谡。

小结

赵括轻敌冒进,被白起轻易诱入包围圈,终致全军覆没,使赵国四十万士兵葬送敌手,实为赵孝成王用人不慎;而马谡空谈兵法,说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导致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北伐首战失利,乃是诸葛亮识人不明。

赵括马谡之败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双方领袖不对称性意志头脑注定的必然后果。

0 阅读:167
评论列表
  • 2021-05-06 18:54

    赵括长平之战对手是秦国+白起。拼经验,后援都是拼不过。赵括尝试诈降,被识破。马谡对手是诸葛亮都头疼的张郃,马谡单独带兵经验不足+兵力不足所以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