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农村四十年

忆秋评情感生活 2024-11-03 09:42:42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目睹了、亲历了农村四十年的变迁。

十岁之前的小时候,割草、拾粪、掰玉米、刨红薯、拾棉花、拉耧播种小麦大豆,这些农活都干过。记的80年代有一年天气大旱,田里的庄稼苗都要晒死了,当时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缺乏,都是从家里压水井里拉水浇地、抗旱保苗,十多岁的我拉着沉重的平板车,踩着发烫的土地,一瓢水一棵棉花的浇,那时,就已体会到农业的艰难,农民的不容易。

现在的农村,无论是经过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前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农村中缺少了年轻人,就减少了农村的活力,一老一小加上留守妇女,想把农村发展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对农村、农业、农民“三农”的政策是最好的时候,多年前取消了“三提五统”、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现在国家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从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发展,等等,每年的补贴数以亿计。

土地流转、规模种植、规模经营仍是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社,带动作用有限。承保户靠三亩、五亩小规模种植,一年下来只能赚下口粮,根本挣不了钱,有时还会亏本。有专业、懂技术、有资金投入,做农业项目还是可以的,如果不了解、不懂农业技术,对上级政策不敏感、看不懂、把握不准,还是不要涉足为好。

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土地复垦(增减挂钩、占补平衡)等工作的推进,原有的许多村庄拆迁消失了不少,加上农村不允许住宅扩建,只能加固维修、原拆原建,又不能扩大和提升,也挫伤了老百姓的积极性,所以看到农村老房子多、危旧房多,也就不奇怪了。

作为农民家庭的孩子,想要跳出农门,找个更好的工作,实现逆袭和阶层跨越,目前来看还是把孩子教育好,教导孩子好好学习才是正道,切记不要听有些人说的读书无用论,放弃了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且不论将来做什么,培养孩子好好学习,高考时取得个好成绩,读个好大学,仍是能找个好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也是我80年代的自身经历,一个农村的孩子,当时如果考不上大学,就没有了出路,跳不出农门,当时戏称考不上大学的农村孩子上的是“家里蹲大学屋里系修理地球专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被社会称作“天之骄子”,确是历史的真实。

关注三农,支持三农,让我们共同努力,助力父老乡亲增收致富、年年有余,人人都能实现梦想,家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2 阅读:81

忆秋评情感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