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丨荒野里爱的使者——马蔺

晗宇科 2025-04-02 03:09:16

别称 | 马莲花、马蔺子、马兰花、旱蒲、蠡实、荔草、剧草、三坚、马韭、马莲草

功效 |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

许多被称为杂草的植物,且都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尽管我遇见的杂草都是常见的植物,但是,每次碰见花花草草,都会黏住我的脚步。它们绽放一朵朵不同颜色的野花,像一幅个性的坐标,充满惊艳的野性。秋天时,那些熟透的杂草,又像一幅油画,藏着无限的神秘。每次遇见这些撼人心魄的画面,我都不知如何是好,我无法忽略它们独有的魅力,那份原始的美丽。它们真实地存在,却被人们忽略了。其实,这些杂草正在努力地保护自然,以及星球里饱受创伤的地方,做到不让它们分崩离析。植物之所以成为杂草,是人类赋予的标签。在植物的世界里,没有“杂”之说。

马蔺花其实很常见,年年都能见到。据说很早以前,在地界处的角石上,人类就栽植了马蔺,其目是作为两家邻居地段的分界标志。一簇簇浓茂的马蔺草,便被人称作“马蔺墩”,一朵朵紫色花儿也被称为“地界子花”。只因为马蔺的叶片细似麦叶,只是那时却没有入花谱,为此,被古人当作野草来看待了。

我来到珲春八连城时,不知为何,见到马蔺花的那一刻,心却有些痛,这是一片孤城遗址,很荒凉,又只因抵达时,很多野花尚未绽放,马蔺却开满了八连古城的周围。古城的周围,有奔跑有动物,也长满了荒草,然而,马蔺紫色的花却成了古城神秘的诱惑,却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难以忘却。此后,我回到了城里,我有意地去公园寻找马蔺的影子。其实,公园的角角落落都有它在生长,但是,在古城遇见马蔺后,总觉得尚有区别,野生的马蔺更耐人寻味。

植物的名字是植物多样性的展现,其中“蔺”是指茎中有髓的小草,因此,得名“马蔺”。 明朝吴宽著有《马蔺草》的诗句:“薿薿叶如许,丰草名可当。花开类兰蕙,嗅之却无香。不为人所贵,独取其根长。为帚或为拂,用之材亦良。根长既入土,多种河岸旁。岸崩始不善,兰蕙亦寻常。”

传说中,马蔺也被称为“祝英台花”,据说马蔺花是由祝英台幻化而成的花,所以外形似蝴蝶,为此,它也代表着爱的传递和思念。在古希腊的传说中,马蔺花绽放以后,芳香四溢,蓝紫色的花海吸引来传说中的天使爱丽丝,这个时候,爱丽丝就会找到花园的主人,问询有什么花可以带给已经去往天国的人。这时,若对马蔺说出想要说的话,然后交给爱丽丝,爱丽丝就会带去天国,交给那片墓地里的逝者灵魂。马蔺被认为是死亡后,与希望有关的植物,通过它,人类可以与已故的亲人进行联系而寄托哀思。这是传说,却让人感到人间的温情和温暖。同时,看到古希腊人之间最质朴的感情和最诚挚的思念。为此,马蔺的花语是“宿世情人”和“爱的使者”也不足为怪了。它也代表着生机盎然、坚韧不拔和温馨浪漫。寄托情感,表达爱意,是宿世情人的特殊寓意。在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

在中国,马蔺子原名蠡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和《唐本草》。中国栽培马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也广为种植,可用分株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本草纲目》中记载为蠡实,并这样描写道:“叶似薤而长浓,三月开紫碧花,五月结实作角子,如麻大而赤色有棱……”《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论述马蔺子:“生河东川谷,今陕西诸郡及州亦有之,近京尤多,叶似薤而长厚,三月开紫碧花,五月结实作角子……根细长通黄色,人取以为刷……”《本草纲目》论述:“蠡草生荒野中,就地丛生,一本二三十茎,苗高三四尺。叶中抽茎,开花结实。”《广雅疏证》云:“盖荔草似蒲而生旱地,故以为名。”又云:“案蠡、蔺、荔一声之转……马荔犹马蔺也。”马蔺又转为马莲,其果三棱,而有三树之名。

马蔺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密丛草本植物。马蔺喜温、抗热和耐寒,常生于河岸、湖边、积水洼地、盐化和碱化草甸,尤以过度放牧的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马蔺被标记成“草原退化的指示植物”。野生的马蔺分布极广,北至黑龙江,南至浙江,均有分布,俄罗斯、朝鲜等地也有踪影,它的适应性还是超强的。

马蔺超强的适应能力,归功于马蔺稠密且发达的根系,它黄白色的须根粗而长,少分枝,红紫色老叶残留纤维,伞状根如织网般纵横交错,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土层下的深度可以达到一米,不仅让它具备了超强的适应性,还让它具有了超强的保持水土的能力。不管土质如何,几乎都能成活,并顺利长大开花。

马蔺绿色的花茎光滑,苞片三到五枚,灰绿色的叶片坚韧、丰满且丰富,直立生长,条形或狭剑形,基部鞘状,带红紫色,无明显中脉,翠绿油亮,像一把绿色的剑,保护着娇嫩的花朵。花朵有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在长白山地区,每年三四月,尘封一个冬天的马蔺,早早从冻土里苏醒,一丛丛翠绿色的叶子指向天空,五六月开始进入花期,它们在阳光下绽放,如同大地的笑容,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蓝紫色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叶子中,高昂头,似兰花清逸,又不若兰花娇柔,散发出阵阵清香。

六月开始马蔺花渐渐花落结下种子,种子也叫蒴果,蒴果长椭圆状柱形,有六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颜色为棕褐色,略有光泽,看起来像是不规则的多面体。蒴果随着风,或随着途经的牛羊,或随着踏过的马蹄离开去了远方。只要有一小片土地,它就能生根发芽;只要扎下了根,单株的马蔺,在水肥充足的环境中,仅数年,即可分蘖 80多小株,成为马蔺家族小绿地,渐渐连成一片,蔚然成一片花海。

马蔺与鸢尾都是鸢尾科植物,它们的花朵也有相似的地方。期初,我也错把马蔺当作鸢尾,细细观察发现,原来是自己大意。马蔺的叶子比鸢尾的叶片要窄小,马蔺的花也比鸢尾的花挺立些、窄小些。马蔺花长相纤细清雅,浅浅的紫色花的被片,向着不同的方向伸展着,自有广袖善舞的灵动感,白色的斑纹如羽毛般细腻,让花被片多出一分精致。其实,植物也有“撞脸”,但是,细微的不同之处,只能依靠细心地观察来辨别。

记得小时候田间小路上长满了马蔺,牛羊走过,马蹄践踏,车轮碾压,殊不知,它依旧青翠挺拔。马蔺却极其坚韧,不仅不惧怕踩踏,而且还耐寒耐旱耐涝,在盐碱土地上也能长势良好。它抗逆性超群,无论贫瘠的土地,还是恶劣的气候,都无法阻止它的葱茏生长,它用顽强的生命力量证明了自己的坚韧。

在野外,马蔺是杂草,是野草,也是野花。花朵即使凋谢,花瓣也不会瓣瓣飘零,而是整朵从顶端跌落,其洒脱而壮烈。同时,它的抗虫抗病能力好,也不需要维护。即便周围的杂草都被病虫害侵袭,却很少发生病虫害,它还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可以驱逐鼠害,是天然的免疫者。为此,马蔺的免疫能力让它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药,它全身都是宝,全草均可入药,其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肿的功效,可治疗喉痹、淋浊、关节痛、痈疽恶疮、金疮等疾病。马蔺种子中含有马蔺子甲素,可作口服避孕药。近些年,它又被移步到深入研究其抗癌的功效中。

秋末寒霜,马蔺叶黄了,割一些马蔺的叶子晒干,可以用来捆绑东西。此外,中国东北最常用的粽子绑绳却是马蔺的叶子,它的叶子如手指般宽细,煮熟的粽子带着芦苇叶和马蔺特有的清香。马蔺作为纤维植物,可以代替麻生产纸和绳,叶是编制工艺品的原料,给孩子编制各种小动物,算得上物尽其用,整株植物都没有浪费。马蔺用途如此广泛,根的木质部坚韧而细长,可制成刷子;叶还可作冬季牲畜的饲料,整株植物还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可布置在园路及花坛、花境。马蔺根系发达,保持水土和改良盐碱土也功不可没。

民间流传一句话:比“蕙兰”还“君子”的小草——马蔺,就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珍宝。它是荒野上开出的“宝花”,神秘而坚韧的生命之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 陈凤华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2020年获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建区60周年长白山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志愿者”称号。

初审 | 陈嘉琦、李书豪复审 | 魏星华终审 | 韩永林

0 阅读:0

晗宇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