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2021期
大家好,应粉丝私信请求,分享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思路和方法。
干燥综合征,归类于中医“燥症”范畴,其发病率在风湿免疫类疾病中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现代医学目前对此病还没有公认有效的疗法。
中医对此病常以肾虚为本,燥热为标,且存在瘀热的病机。所以中医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也是给予养阴生津润燥、凉血通络化瘀的方法,基于这个思路拟定了中医经验方——甘寒润燥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北沙参、麦冬、天冬、知母、芦根、天花粉、石斛、赤芍、鬼箭羽、黄精。

现在,我们看这个甘寒润燥方为什么可以治疗干燥综合征?
方子里以北沙参、麦冬为君药,这两味药都属于味甘、微苦、胃寒,入肺、胃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还有活血的效果。
在《神农本草经》里认为沙参可:
主血积惊气。
中医温病宗师叶天士在《本草再新》里认为麦冬有祛瘀生新的效果。
方子里以天冬、石斛、天花粉、芦根、知母为臣药。天冬、石斛是滋阴养肺胃肾之阴,符合中医观点“五脏之阴根在肾”,这几味药还能兼以清除因为阴虚导致的虚热潮热。芦根、天花粉、知母能生津止渴、清热泻火除烦,这样可以强化君药养阴润燥清热的效力。
方佐以芍药、鬼箭羽可活血凉血化瘀通络。赤芍能散血中瘀滞,鬼箭羽苦寒可清热燥湿,入肝经,能行血分而破血通经。
方以黄精来补肾补气、健脾润肺益肾。
上面的甘寒润燥方里,在诸多滋阴生津润燥药物里加一味补气益气的药物,可借助期布散、推动的药力带动其他药物可外达诸窍而改善干燥的症状,实在是方剂里的点睛之笔。
总之,全方主要配伍共奏养阴生津、凉血通络的效果,能对干燥综合征标本兼治。

如果口鼻燥热,严重甚至鼻腔出血或伴有肺热严重的,方中可准请加入百合,重用知母来养阴润肺。或用地骨皮、桑白皮来清泄肺中虚热。
如果身热心烦、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心火旺症状为主,则可加黄连、栀子来清心火除烦。
如果以口疮口臭、牙龈出血等胃热症状明显的,方加白残花、蒲黄等来清胃凉血敛疮。
如果以皮肤瘀点瘀斑为主的虚热症状为主,方可加牡丹皮、凌霄花,重用鬼箭羽来活血化瘀通络润燥。
如果关节肿痛、肢体麻木不仁、刺痛等,瘀血阻络,经络不畅,可加入路路通、地龙、络石藤、石楠叶来搜剔入络,清化顽痰痼瘀。
对此你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24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郑炜贞等文章《从阴虚瘀热辨治干燥综合征经验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