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娜的领导——隐蔽战线的勇士徐强

大肥肥文史说 2024-04-09 15:54:35

从武义白溪村走出去的徐强、徐振甲、徐汉光三兄弟,跟余则成一样,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特工人员,受周恩来、陈云、潘延年等人的领导。

徐强在中央特科工作为主,打入敌人内部,凭着忠诚、机智和勇敢潜伏敌营,曾获取重大的军事特级情报,为中共和国家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中央特科“三徐”中,徐强是堂哥,振甲与汉光是亲兄弟,《中共党史》《李克农——中央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秘密战》等党史书籍,记载了他们的故事。

组织领导秋收武装暴动

1928年7月5日,为响应党中央秋收起义的号召,省委指示并派刘寄云到永康、武义督促指导永武联合农民暴动。8月,省委派徐英和邵溥慈到武义,检查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情况,在邵宅金畈村召开县委扩大会,落实秋收暴动组织发动事宜,将全县45个支部组成4个区委,徐强任东乡区委书记,辖23个支部、360名党员。

9月13日晚,在两县交界的桐琴金福春饭店楼上,中共浙西特委刘寄云主持召开两县联席会议,中共武义县委派倪云腾和徐强参加。会议决定成立联合暴动军事委员会,于10月10日晚上联合举行秋收暴动,开展武装斗争。会后当夜,徐强与倪云腾即向徐英、邵李青汇报会议精神,迅速展开秘密筹备工作。徐强参与暴动计划的起草制定、暴动物资的筹办。

9月中旬,中共武义县委在雉鸡山脚的阮侯庙召开县委扩大会,传达贯彻永武联合秋收联席会议精神,讨论修改并通过《武义县农民暴动成立武装计划草案》,成立了武义秋收暴动指挥部,下设东南西北4个区暴动指挥部。

推选徐英任总指挥,邵李青、倪云腾、徐强三人任副总指挥,并负责组织暴动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徐强所在的东区,暴动队伍很快发展到400多人。徐强配合徐英潜入县城,通过打入国民党县党部的地下党员、堂弟徐振甲,收集有关情报并寻找进攻薄弱点,为暴动农军攻城做准备。

10月10日晚,徐英和徐强埋伏在县城观察敌情,策应各区的暴动。革命暴动标语贴满全城,直至国民党县政府头门,反动当局紧急戒严。四区的农民暴动按计划打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土豪劣绅收集农军暴动人员名单,向县、省政府及南京政府告发。国民党当局立即调派省保安团一个团,由团长刘冠世带领前来搜捕镇压,几天内,武义有50多名中共县区领导和暴动骨干遭通缉或被抓捕。徐强和他的两个堂弟成为重点缉捕对象,幸因机智和有人通报而脱身。

徐强参加了中共武义县委在邹里坞后山插竹庙召开的秘密会议,分析局势,参与惩办了隔屋村省保安队耳目、恶霸林新福、林金良。

党组织安排徐强迅速离开武义到上海。徐强装扮成奔丧人,乘坐四人扛的白色轿子,经过北岭洞时,有岗哨盘问,轿夫回答“是老爷,到金华奔丧的”。当时民俗,认为碰到奔丧不吉利,多停留会带来晦气,哨兵没检查就放行了。

在斗争中锻炼成长

1928年11月,徐强到达上海,组织上派他到闸北区少共(共青团组织,即CY)区委发行科工作,不久担任闸北少共区委秘书长,并负责联系暨南大学、劳动大学、商务印书馆以及邮电等CY支部。

1929年6月23日,闸北举行规模盛大的纪念大会,纪念广州沙基工人声援上海“五卅运动”惨遭不幸的“沙基惨案”三周年。徐强受闸北少共区委委派,检阅发动群众的力量,在纪念大会后的盛大游行中被捕。组织上聘请潘震亚律师为其辩护,但还是以妨碍租界治安罪被判监禁2个月。出狱后,徐强坚持在区委及所联系的支部,继续发动并组织斗争,不久调任中共闸北区委宣传部秘书长。

1930年7月间,江苏省委准备调徐强担任中心县委书记,闸北区委领导舍不得放人。因工作需要和时间紧迫,江苏省委就直接找到徐强,在一家旅馆里,由时任江苏省委书记陈云代表江苏省委与徐强晤谈,直接宣布江苏省委决定,嘱其接任原由陈云、严朴分别担任的中共青浦、松江两县中心县委书记,同时就把青浦县党的关系移交给徐强。

徐强这样赴青浦县委上任,闸北区委领导很有意见,曾向中央告状,说江苏省委是绑架式调人,中央解释说确系工作需要才作罢。徐强到青浦后,很快又从松江县委书记严朴手上接过松江县党的关系。青浦、松江县委受淞浦特委领导,徐强同时又兼任淞浦特委执委。

当时正值李立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时期,提出了所谓“洋火柴运动”,认为全国已经具备了武装暴动的条件,群众中的革命热情已发展到像干茅草一样,洋火柴投到那里,哪里就会燃烧起熊熊的革命烈火。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淞浦特委曾指导过几次暴动,但都没有成功,反而使革命力量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敌人的各种力量比较集中,客观上还不具备推翻反动政权的条件,不能只凭革命热情蛮干。对此,徐强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所以青浦和松江的损失相对较小。

1930年9月,党中央召开六届三中全会,及时批判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到1931年1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把持下,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成为王明为主要代表的新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开端,会后处理了徐强所倾向的以罗章龙为代表的“分裂主义”问题。一系列变化,使徐强在思想上、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

这时,陈云同志再次找徐强,在昼锦里谦吉旅馆跟他彻夜长谈,使之对党的思想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他站到了反对罗章龙分裂党的行列,并影响和动员一部分同志回到党内来。为了深刻认识并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狂热性,坚定地向党组织提出到工厂一线做工的请求,组织上让他到振泰纱厂粗纱车间当了一段时间的扫地工。经一段时间反思锻炼考验后,被调任中共浦东区委宣传部部长。

为了恢复家乡的党组织活动,继续开展武装斗争,徐强于1929年上半年化装潜回武义。他约邵李青在家里谈话,要求继续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徐强担心白溪的徐金财不服从邵李青的领导与指挥,“再三要他一定服从领导,加强组织纪律性”。(徐强《1926年至1927年武义县革命斗争的回忆》手写稿)

是年冬,徐金财和邵宅邵炳荣、邵顺长等,在王村一带山区与党员农会骨干秘密联络,酝酿组织武装,以徐强的名义组织红军扎营。1930年1月成立武义红军,次月就发展到200余人,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红军队伍。时在浙江工作的曾志达,到武义视察后回上海,将武义红军情况告诉徐强,并曾向中央提出派徐强回浙江工作。因当时徐强已在闸北区任宣传部部长,江苏省委未能同意。

进入中央特科

1931年12月,徐强成为中央特别行动科的一员。该科简称中央特科,是中共情报工作系统的起始点,也是中共在上海建立的一个情报和政治保卫机关,主要活动地域为当时中共中央所在的上海,由周恩来直接领导(存在时间为1927—1939年,陈赓、潘汉年等曾是其骨干成员)。中央特科主要从事地下工作,其中包括情报收集、对中共高层人物实施政治保卫、防止中共高层人物被国民政府和公共租界当局逮捕或暗杀,并开展针对反国民政府的渗透活动。

1931年秋冬之交,国民党八十师李思朔部的少将副旅长兼该师学兵营营长惠东升,到上海看望老朋友冯三昧,流露对国民党腐败现状极其不满,在冯三昧劝说下开始同情共产党,并要求共产党派人到自己的部队,待条件成熟时把部队拉出来投奔共产党。冯三昧与徐强是浙江同乡朋友,徐强了解这事后,即向时任上海特科负责人的陈云汇报。陈云让徐强到河南实地考察后,委派徐强赴河南许昌保定巷1号惠东升住所及学兵营等,从事兵运和军事情报工作,主要任务是策反惠东升。

惠东升是江苏宜兴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做过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教官,学生很多,交友较广,在军队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北伐攻打惠州时,曾救过蒋介石的命,但因为人耿直,不讨上司喜欢,升迁较慢。其妻朱绮云,义乌人,思想进步。徐强化名徐定章,以惠东升妻子表哥的身份作掩护,住在惠东升家里。这个关系是宣平人俞洪衡牵线搭建的。俞洪衡认识徐强,把他介绍给老师冯三昧。冯三昧也是浙江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早在20年代就与中共有联系,1927年曾设法营救过中共浙江省委的张秋人。

1932年2月,徐强从惠东升家获取国民党河南省全套军用地图和八十师师部密码,即动身回上海,把这些材料交给中央军委指派的一位姓王的同志,王同志则交给徐强密写用的药水带回河南。

组织上安排6位同志与徐强一起回到河南工作,包括后来成为终身伴侣的李云、堂弟徐振甲,以及老王、老傅、陈家兴和李文德。李云以惠东升侄女的身份作掩护,也住进惠东升家中,任务是写情报。

李云,本名祝修贞,海宁袁花人。父亲在苏州做裁缝,1915年生李云,女儿2岁时去上海。李云在学校读书期间,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工作。1929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5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节接到组织通知,从上海浦东区委青工岗位调入中央特科,被派往许昌惠东升家配合徐强做策反工作,后与徐强成为夫妻,一起从事党的隐蔽战线工作。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