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了三年编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上岸后才明白

Jack带你考教师 2025-02-21 10:26:32

很多考生问我当初考了几年才考上编制,答案是三年。说出来不怕丢人,第一年,我只看了两个月书,匆忙上场,结果当然失败。第二年,我认真备考,终于上岸,考上了一个县级市。到了第三年,我继续全力以赴,考上了省城。回顾这三年,我真的能理解大家说考编苦、考编累的心情。

那段时间,我几乎与世隔绝了,除了工作,就是备考,几乎没有任何娱乐。节假日对我来说几乎不存在,就算是春节,走完亲戚之后,我也早早回家开始看书。所有想做的事情都被我推迟到了“上岸之后”,想旅行,等上岸后;想买新衣服,等上岸后。所有美好的期待,都与此刻的我无关,只有上岸后才能实现。

那三年,困在考编的生活里,我有过强烈的不安和焦虑。也许,如果我将这三年用于找对象,早就有家庭了;也许,去各地旅游,或许会有不同的青春记忆。但我用了这三年,拼命考编,却没有其他进展。其实,这三年并不止三年,我还考了两年研,第一年失败,第二年再次失败,分数还更低了。这五年,从23岁到27岁,正是我最年轻、最美好的时光。

当时,我在乡下教书,特别羡慕那些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的同学。我常想,为什么我只能在乡下过这样平凡的生活,而看不到城市的繁华呢?难道我的人生就该这样过下去吗?

那三到五年的日子,一方面是对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是对考编结果的怀疑。因为我担心,我努力了这么久,最后还是考不上,所有的辛苦都白费了。无数个夜晚,我独自躲在被窝里偷偷流泪。前方是未知的考编结果,完全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够通过;而后面,年龄一天天增加,我怕自己错失更多机会。看到身边的同学结婚生子,拥有了幸福的家庭生活,而我,孤单一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渐渐成了大龄青年。

考编时,我曾无数次质疑自己:这些学到的理论知识,究竟有何用?五年时间,其实足够学一门技能,但我却一直困在考研、考编里,其他任何事情都没有进展。那时,我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接受两次失败,一次考研,一次考编。

考研失败那一年,我整整两天没有回过神,整个人像被抽空了一样,躺在床上,什么都不想做。作为一个吃货,那两天我完全没有了食欲,感觉人生都没有意义了。幸运的是,我慢慢振作了起来。可谁曾想到,三年后,我依然有机会迎接考编的挑战,能怎么办呢?只能继续拼。

参加长沙的考编考试时,我已经有六次失败的经验。最后一次,没想到上天眷顾,我终于笔试过关,面试时以高分逆袭。当我知道自己终于上岸的那一刻,我坐在车窗旁,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这五年的心酸与痛苦,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回首过去,如果让我对23岁的自己说一句话,那就是:“坚持下去。”那时的你可能觉得考编很苦,享受生活很酷。你也许觉得旅行很重要,恋爱很甜蜜,甚至可能想辞职去轻松找份工作。可是,青春转瞬即逝,30岁、35岁之后,生活的残酷才会逐渐显现。如果没有结婚,没有爱情的滋润,小城市的你将面临职场的困境,很多工作机会也将因年龄而消失。而对于大城市的人来说,房价高昂,生活压力也不小。如果你没有努力提前积累,就会陷入生活的困境。

所以,不要羡慕别人轻松的生活,因为我们普通人,注定要更辛苦地活着。与其浪费时间享乐,不如趁年轻拼一把,让自己在30岁后可以轻松一些,不必再过那么苦的生活。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困在考编中的日子,是我自律最强、最能沉下心学习的时光。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那段默默无闻的日子,反而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积累。坚持过后,我终于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买房、找到归属感,甚至职业生涯也因为考编的成功变得更加顺利。

所以,我想对大家说,无论你现在的道路如何,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就认准一个方向,坚定努力。无论是考编,考公,还是其他,只要你努力拼搏,总会迎来属于你的那一天。

1 阅读: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