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钱宝
编辑|黄毅来了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代女皇武则天站在长安的城墙上,看着处处萧条冷清的景色。
她下令:“明日日出前,所有的花都必须开放!”
传说中,一夜之间长安城百花齐放,唯有牡丹抗命不发,气得她下令将全城牡丹贬至洛阳。

谁也没想到,被贬的牡丹一到洛阳便扎根沃土,次年春天竟开得比长安更盛。
传说中,有一株牡丹在开花时,花瓣如银丝般晶莹,花心泛着淡淡的粉晕,远远望去如同仙人头顶的灵光,百姓们便称其为“银丝灌顶”。
如今站在花栏前,要想走近一睹这株被“银丝灌顶”的真容,可是相当不容易。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每年的4月份,在洛阳隋唐遗址植物园,一朵全国罕见的洛阳牡丹“银丝灌顶”盛大开放。

为了看这一朵花,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来到洛阳。
就算晒着太阳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游客也只能隔着花栏看上那么几眼。
不少游客开玩笑道:“这都快赶上唐朝的时候看一眼武则天了吧!”

还真是如此,为了保护这朵牡丹花,公园专门派来了“带刀侍卫”做保镖。
24小时昼夜不休地守护在这一片花圃附近,引导游客有序观赏,简直就是“女王”级别的待遇。

那么话说回来,究竟这朵“银丝灌顶”珍贵在哪?好看在哪?
首先,这株牡丹的花型属于托桂型,外层两三片宽大的花瓣像舒展的荷叶,托着中间密密麻麻的细瓣。
那些细瓣足有上百片,每一片都朝着不同的方向生长,有的向上卷曲如弹簧,有的向下垂落如丝绦。
整体却又形成一个和谐的花球,仿佛无数银丝从花心向天空迸发,有人夸赞说它是“集牡丹的雍容与菊花的雅致于一身”。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花栏,“银丝灌顶”的花瓣便会缓缓张开,粉白的色泽在阳光下愈发清亮。
“银丝灌顶”的花期只有10天左右,罕见的花型再加上短暂的花期,更引得无数游客驻足欣赏。

在洛阳,除了“银丝灌顶”,每个品种的牡丹花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名字故事。

在洛阳老城区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家家户户门前种着几株牡丹,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洛阳红”。
这种牡丹的花瓣红得浓烈,像古城墙上的砖块,又像深秋的枫叶,花开时整株牡丹如同燃烧的火焰。

别看它如今随处可见,在唐代却是达官贵人的心头好。
诗人徐凝曾写下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说的便是洛阳红盛开时的盛景。
它的花型是典型的蔷薇型,花瓣层层叠叠却不显臃肿,中心的雄蕊呈金黄色,像撒了一把碎金,给浓烈的红色添了几分贵气。

老洛阳人说,洛阳红是最“接地气”的牡丹,耐寒耐旱,随便挖块地就能种活。
每到清明前后,古城的红墙碧瓦间点缀着这抹艳丽的红,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花香,那是属于洛阳的春天记忆。

若说洛阳红是热烈的诗人,那姚黄便是庄重的帝王。
这种牡丹的花色是纯正的鹅黄色,初开时像刚破壳的雏鸟绒毛,盛开后如凝脂般温润,在阳光下泛着绸缎般的光泽。
北宋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称它“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北宋钱惟演品鉴后称“姚黄真可为王”,“花王”的称号便由此而来。

姚黄的花型是皇冠型,外瓣宽大平展,内瓣细碎紧密,层层叠叠如帝王的冕旒。
最特别的是它的花香,清淡中带着一丝甜味,不像其他牡丹那样浓烈,却让人回味无穷。
在洛阳牡丹园里,姚黄总是单独成畦,仿佛它天生就该享有这份孤高与尊贵。

关于姚黄的来历,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古时洛阳有位姓姚的花农,穷尽一生培育出黄色牡丹,却被贪官觊觎。
姚老汉连夜将花苗埋在母亲坟前,自己跳河自尽。
次年春天,坟前开出了金黄的牡丹,人们便称其为“姚黄”,纪念这位为花献身的老人。

与姚黄并称“花王花后”的魏紫,是紫色系牡丹的代表。
它的花色是深邃的紫,却又带着淡淡的粉调,像傍晚的云霞,又像少女的裙裾。
北宋周师厚在《洛阳牡丹记》中说“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花后”的美誉便流传至今。

魏紫的花型是绣球型,花瓣多达数百片,层层包裹成一个饱满的花球,直径可达20厘米。
凑近看,每片花瓣上都有细密的纹路,边缘微微翻卷,像被春风吻过的痕迹。
它的花期比普通牡丹长,能开上十天半月,仿佛花后在人间多停留一会儿,多看几眼这繁华世界。

洛阳人爱魏紫,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的坚韧。
这种牡丹适应性强,哪怕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花开时却依然华贵典雅,正如无数默默守护古城的普通人,平凡中见伟大。

在洛阳国家牡丹园里,有一株特别的牡丹,同一根枝条上竟开着两种颜色的花:一半是娇艳的粉,一半是深沉的紫,仿佛一对孪生姐妹相依相偎,这便是“二乔”。

传说三国时期的大乔、小乔死后化作此花,因而得名。
二乔的花型是蔷薇型,花瓣细长而舒展,两种颜色在花瓣上界限分明,却又过渡自然,像一幅天然的水彩画。
更神奇的是,有时一朵花上会同时出现粉紫相间的花瓣,仿佛大自然在调皮地调色。
每到花开时节,这株二乔总会吸引无数游客驻足,人们惊叹于它的独特,也为那段美丽的传说而感动。

园艺师说,二乔是人工选育的复色品种,通过杂交技术实现同一植株开双色花,就像洛阳这座城市,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两种气质在古城中完美融合。

当你站在花前,看阳光透过花瓣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或许会突然明白。
牡丹之所以被称为“花中之王”,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记忆,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兴衰荣辱。
每一朵盛开的牡丹,都是历史的馈赠,都是时光的礼物。

欢迎每一位读者点赞收藏,拿好这份独一无二的赏花攻略,在这个春天来到洛阳一睹牡丹的美丽。


部分参考资料来源:
洛阳牡丹:洛阳最全牡丹品种介绍,太美了!再也不用到处问了!
洛阳牡丹,绽放出“新花样”!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