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国情咨文罕见延期,俄乌博弈牵动全球神经

凌勇畅聊 2025-03-27 16:46:19

俄罗斯总统普京打破23年政治惯例,推迟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俄联邦议员科西基娜向塔斯社透露,这场原定于年初的重磅讲话或将延至4至5月,恰逢俄乌冲突关键节点与美俄谈判窗口期。外界普遍猜测,普京正等待时机将这份报告塑造成“历史性宣言”——无论是宣告军事胜利,还是重塑对西方关系。

自2000年执政以来,普京仅有两次推迟国情咨文。2017年的延迟被视为精妙的政治设计:将报告推迟至2018年大选前两周发布,用政策蓝图替代竞选纲领,最终以76.7%得票率赢得连任。而彻底缺席,则暴露出俄军“闪电战”失利后的战略被动——当年俄罗斯GDP缩水2.1%,战场陷入僵局使得胜利宣言无从谈起。

此次延期被视作第三次关键转折。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虽未正面回应,但塔斯社的“奉旨泄密”传统早有先例“末日将军”苏洛维金的解职消息,正是通过俄新社提前三个月释放试探信号。

普京的等待清单上排列着多重变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称要在4月20日复活节前促成俄乌停火;俄军近期在库尔斯克方向推进12公里,控制面积扩大至400平方公里;欧盟对乌军援因内部分歧连续三个月下滑35%。这些动态都可能改变咨文基调。

知情人士透露,克里姆林宫内部存在两种预案:若俄乌在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前签署协议,普京将在红场演讲中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目标达成”;若谈判破裂但美俄关系转暖,则需调整对西方措辞—国情咨文中“西方企图毁灭俄罗斯”的激烈指控,可能转化为对“个别反俄势力”的针对性批评。

俄罗斯当前的经济韧性为普京争取了时间。俄能源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7%,达到105亿美元;军工复合体产值占GDP比重升至6.3%,带动失业率降至2.8%的历史低位。这些数据为“战争经济”提供了背书,却也加深了与西方的对立——七国集团已冻结俄央行3000亿美元资产,欧盟正酝酿第13轮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俄财政部3月25日宣布人民币在外汇储备中占比突破35%,创历史新高。这种“向东看”战略或将体现在国情咨文中,替代此前对欧洲能源市场的依赖论述。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专家马尔科夫指出,普京此次报告的起草团队扩充至200人,涵盖军事、外交、经济三大工作组,远超往届规模。这种精密筹备,暗示着报告可能包含地缘政治秩序的重构主张。

随着4月20日与5月9日两个关键时间点临近,普京的每一次行程安排都引发解读。3月28日,他在克宫会见国防部长绍伊古时特别强调“掌握战略主动权”,被视作对前线部队的间接喊话。这场迟到的国情咨文,注定成为衡量欧亚权力格局变迁的标尺。

0 阅读:1

凌勇畅聊

简介:让你随时掌握世界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