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张铁林河南现身:“皇阿玛”的跨界人生与岁月印记

文杰评娱乐 2025-04-15 10:00:36

暮春四月,河南某艺术展馆门前,一辆低调的商务车缓缓停下。68岁的张铁林身着黑色皮衣外套,搭配修身牛仔裤,颈间随意系着格纹围巾,头戴复古贝雷帽,举手投足间仍带着几分荧幕上的“帝王气场”。这位因《还珠格格》中“皇阿玛”一角红遍大江南北的老戏骨,虽已淡出影视一线,却以书法为纽带,开启了退休后的跨界新旅程。

近日,张铁林现身河南诸葛笔历代书法还原作品展。不同于记忆中戏服加身的威严模样,当日他的穿搭颇具英伦绅士风:皮衣硬朗线条勾勒肩廓,围巾自然垂落又添几分随性。唯有微微发福的身形与明显的啤酒肚,在修身外套下略显局促,甚至有网友调侃:“皇阿玛的龙袍换成皮衣,连腰带都快系不上了。”

步入展馆,张铁林瞬间切换至“书法研究者”模式。他驻足于历代笔帖前,时而俯身细观笔锋走势,时而与主办方交流诸葛笔的制笔工艺。谈及某幅唐代摹本,他兴致盎然:“这飞白笔法,与颜真卿《祭侄文稿》倒有几分相通。”其专业见解令在场书法爱好者侧目——这位昔日的“皇帝专业户”,在笔墨世界里俨然已是半个行家。

熟悉张铁林的人皆知,书法于他并非附庸风雅。圈内流传,他家中辟有整层书法工作室,檀木架上陈列着明清古帖,墙面挂满自书的行草条幅。某次访谈中他透露:“拍戏时总盼着杀青,如今却嫌一天24小时不够用——铺开宣纸,时间就没了踪影。”

这份痴迷近乎“痴狂”。据助手回忆,张铁林常因临帖错过饭点,某次为研习怀素《自叙帖》,竟闭关三日未下楼。他的书法风格也从早期模仿赵孟頫的圆润,逐渐形成苍劲洒脱的个人面貌。尽管外界对其书作褒贬不一——有人赞“字如其人,大气中见率真”,也有人批“江湖气过重”——但他始终秉持“自得其乐”的态度:“写字是与古人对话,何须旁人评判?”

展馆内,张铁林摘下帽子与粉丝合影,镜头拉近,竟让人恍惚窥见《还珠格格》时期的影子。虽眼角皱纹深刻如沟壑,两鬓白发丛生,面部轮廓却依旧硬朗分明,甚至连标志性的浓眉与微凸的颧骨都未改分毫。有网友戏称:“年轻时看着像四十岁,如今六十多倒像同龄人了。”

这份“冻龄”背后,藏着演艺生涯的奇妙注脚。张铁林28岁出演《火烧圆明园》时,便因成熟面相被调侃“少年老成”;四十岁演《还珠格格》,反而契合“皇阿玛”的威严。如今褪去铅华,岁月终于将他“校准”至真实年龄,倒显几分从容。

不同于多数老戏骨靠商演或综艺维持曝光,张铁林另辟蹊径:书法展、文化论坛、非遗项目代言……他将兴趣包装成文化IP,走出独特的商业路径。某文化机构负责人透露:“邀请张先生出席活动,看重的不仅是明星效应,更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深耕。”据悉,他近年参与的书法文创项目,年收益超百万。

商业之外,他更珍视书法带来的精神自由。去年在敦煌办展时,他拒绝了品牌冠名的高额赞助:“笔墨之事,一旦沾染铜臭,就变了味儿。”这份执拗,倒与荧幕上那个“说一不二”的皇阿玛如出一辙。

暮色渐浓,张铁林在展馆留言簿挥毫写下“笔载千秋”四字,墨香未散便匆匆离场——次日,他还要飞往杭州参加书法雅集。有人问他是否彻底告别影视,他笑答:“若有好剧本,‘皇阿玛’也能再披龙袍。”

从紫禁城的“九五之尊”到宣纸上的“笔墨江湖”,张铁林的退休生活恰似一场跨界修行。啤酒肚见证着闲适岁月,而未改的面容里,藏着一个演员对艺术的永恒热忱。当同龄人忙着含饴弄孙,他仍在探索人生的可能性,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老当益壮”。

0 阅读:2

文杰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