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鹅人被欠31万,养一家6老6小压力山大,欠款公司却人去楼空

伍号探秘人 2025-04-17 14:55:49

前言

生意人不讲诚信真的害死人!

一卖鹅人家中6老6小需要照顾,正是急需用钱的时候,竟被拖欠31万元货款,一下子陷入了绝境!然而当她上门索要欠款,不料竟发现欠款的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深扒后发现,这家公司完全是老赖,不知欠下多少人的债务不还。

善心却换来一次次突破底线

这名卖鹅人名叫刘显菊,来自荣昌,家中6个老人要赡养,6个小孩要抚养,与丈夫二人靠养鹅来养活一大家子人。

刘女士夫妻二人从几年前开始做收鹅、卖鹅的生意,给一些食品公司供货,其中有一家名为“辣立坊”的食品公司。

去年7月,刘女士与“辣立坊”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时间从2024年7月到2025年7月,为期一年。

原本合同约定每周结算一次费用,但几周时间后,“辣立坊”提出延长结算时间到半个月一结,虽然刘女士资金紧张十分为难,但考虑到对方在起步阶段一定有很大困难,出于善心也为留住这一大客户,刘女士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

万万没想到,都让步到半个月一付了,“辣立坊”公司却仍无法按时还清货款,仍以资金短缺为由延期付款。

然而一次次地妥协换来的却是越来越变本加厉,很快时间来到了2024年10月,此时拖欠的货款已累计到了31万元之多。

刘女士扛不住了,实在是垫付不起,于是停止了给“辣立坊”公司供货,双方签订了协议,每个月还款2万元直至货款全部还清。

然而此后,“辣立坊”公司仍没有给刘女士还款。

过年前,“辣立坊”公司称自己实在困难希望等年关过了再付款;过完年,说辞却又变成“等过了清明节一定付”。

期间,刘女士考虑到对方确实存在很大困难,从来没有催过,一次都没有来过“辣立坊”公司,然而前几天当刘女士再次联系“辣立坊”公司负责人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这让刘女士大感不妙。

欠款公司人去楼空

随后,刘女士急忙赶到江津德感某食品产业园的“辣立坊”公司,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竟让刘女士的心直接如坠冰窟。

此处空空荡荡,一个设备、哪怕一个人影都没有,哪里有一点食品公司的影子?

工作人员告诉刘女士,“辣立坊”公司在1月份时偷偷搬走,还拖欠了不少的租金以及水电气等费用,他们也在寻找“辣立坊”的负责人。

被拖欠31万元,对于小本经营的刘女士而言简直是晴天霹雳,仿佛天一下子就塌了,当场失声痛哭。

刘女士共有6个孩子,一对龙凤胎,一对双胞胎,还有其余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17岁,在读高中;刘女士还要赡养自己的亲生父母、养父养母,公公婆婆,一共6个老人。

刘女士幼时家境贫困,兄弟姐妹众多,于是被父母抱养给了别人,但刘女士从来没有记恨过没有养育过自己的亲生父母,相反还承担起了赡养他们的责任。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庞大的家庭,刘女士的经济压力很大,因此迫切希望“辣立坊”公司可以将欠款还给自己。

刘女士无奈只好求助于记者,然而记者联系了“辣立坊”公司的几名主要负责人,均没有接听电话,最终只和一位负责生产的经理通上了话。

这位经理称自己早已没在“辣立坊”上班了,而且还有很多供应商都在起诉,建议刘女士也直接走法律流程。

630法律服务团也建议刘女士立即向法院起诉,如果涉及清算环节,她的利益才能有所保障。

在天眼查上显示,重庆辣立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确身陷多起司法案件和法律诉讼,这也证实了生产经理的话不是空穴来风,而这家公司目前的状况令人担忧,刘女士要维权的难度可能不小。

合作方发声支援

此事件被曝光后,很快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其中也包括刘女士的其他合作方。

渝乐卤川渝卤菜的杨先生留言称刘女士也是自己的供应商,并对于刘女士夫妻俩表示了认可;鲜鲜私房卤的老板也称刘女士两口子为人很好,很能替别人着想。

的确很会替别人着想,只不过帮错了人,导致自己的损失一步步扩大,令人唏嘘。

随后,杨先生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自己认识“辣立坊”的老板,对于他们工厂搬空的消息十分震惊,同时表示自己来做中间人从中协调,看是否能帮刘女士把货款追回来。

杨先生称,自己上个月东拼西凑刚还了20多万的货款,大家确实都很不容易,双方应该都有不得已的苦衷,同时希望生意人一定要讲诚信,不然害人害己。

网友一边倒批判失信生意人

对此,有知情人称自己曾是“辣立坊”的员工,并透露“辣立坊”公司根本没有难处,也不是没有钱,他现在每天的进账都有2到3万,怎么可能差钱,完全就是把钱卷跑了,不想还罢了。

不仅欠供应商的货款,甚至连工厂员工的工资都没有结清。

也有受害者称“辣立坊”老板已经破产,到处都在欠钱,还欠自己几十个w,已经没希望了。

有网友对刘女士的遭遇深表同情,称生意场上不能太善良,必须坚持货到付款,只要有因此欠款就马上停货,只有及时止损才能保护自己。

也有生意人称自己的客户说多久付款就多久付款,只要有人拖欠,马上停止合作,此言立刻得到网友的赞同,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身边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开始说半月一结,后来改一月一结,最后又变成三个月一结,越欠越多,最终欠了180万货款才停止供货,然而过去几年,却一分钱都要不回来。

结语

看得出刘女士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也正是她的善心才让对方一次次突破底线,导致损失一步步加大,所以说生意场上一定要坚持原则。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0 阅读:63

伍号探秘人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