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寒开始时间:1月20日3点59分52秒
2025年大寒结束时间:2月3日22点10分13秒
2025年大寒星期时间:星期一
2025年大寒农历时间:腊月廿(二十)一
2025年大寒几九几天:四九第四天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只能被动地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防御外邪的侵袭。
大寒节气气候可能时而冷风刺骨,时而又阵阵暖意。在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中,若保养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传统养生学最核心的内容是“天人合一”。季节变化了,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有所反应,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敛阳护阴为根本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之说。意思是早上喝补气温阳的人参、黄芪酒,有利于阳气升发;晚上服用滋阴补肾的杞菊地黄丸,有利于阴精蓄补。
大寒时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阳护阴为根本。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就是人们常说的“火力”。“火力”旺,反映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因此大寒时节进食补肾助阳食物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滋阴,食用黑木耳、银耳、白菜、白萝卜、芝麻、兔肉、鸭肉、海参等。
起居顺应“冬藏”
中医指出,“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也就是说,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此外,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在大寒时节要注意防风防寒。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比如:在出门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添加外套,并戴上口罩、帽子和围巾等。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疾病发作。
进补适当减量
《黄帝内经》将一年的气候大致分为六个阶段,大寒至立春即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养生除了要继续注重滋补肾阴之外,还要兼顾养肝,因为春天是人体肝气生发的季节,进补也应考虑到季节的变换。这个与立春相接应的严寒时节,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至极并准备生发。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里,防风御寒是第一要务,而进补则不宜太过。
运动要适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在冬季,锻炼、活动对养生有着特殊意义。
大寒节气里的早晨气温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因此,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马上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建议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比如:慢跑、搓脸、拍打全身肌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