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完成全球首例超远程肝癌手术:不出村也能挂专家号的愿景不远

光头老莫头 2025-01-08 16:30:41

2025年1月7日消息,中国成功实施全球首例基于亚太6d通信卫星的超远程肝癌肿瘤切除手术,医生在北京操控拉萨的手术机器人,不受地面设施限制,将推动远程手术常态化。

远程手术何时能普及?

从当前的技术发展态势和此次突破性手术的成果来看,远程手术的普及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快。此次超远程手术依托亚太6D通信卫星,克服了地理距离和地面设施限制,为远程手术的常态化铺就了坚实基础。

在接下来的5到10年,有望在经济发达、医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率先实现远程手术的初步普及。这些地区拥有先进的通信网络和数字化医疗设备,能够快速接纳并应用这一新技术。而对于一些偏远地区,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渐降低,以及当地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预计10到15年也能享受到成熟的远程手术服务 。

普及将达到何种程度?

初期,远程手术的普及可能主要集中在一些复杂、高难度的手术领域,如肿瘤切除、心脏搭桥等高精尖手术,针对那些当地医疗资源匮乏,但又急需专家进行手术的患者。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的深入,远程手术将逐渐覆盖更多类型的手术,从普通外科手术到部分专科手术,如眼科、骨科等。未来,甚至可能出现针对一些常见疾病的小型手术,也能通过远程手术的方式完成。普及范围也将从城市大医院向基层医院、偏远地区的医疗站点逐步拓展,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

普及后农村能否挂上专家号?

当远程手术普及后,农村地区的患者挂专家号难的问题将有望得到极大缓解。借助远程医疗技术,农村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卫星通信与大城市的专家团队建立直接联系。患者在当地完成初步检查后,检查数据能够实时传输给专家,专家根据数据进行诊断并制定手术方案。在需要手术时,专家通过远程手术系统为患者进行手术。

届时,农村患者无需长途跋涉前往大城市的医院,在家乡就能接受专家的手术治疗,真正实现“不出村也能挂专家号”。这不仅能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时间成本,还能提高医疗效率,让更多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1 阅读:8

光头老莫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