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已经过去了一半的时间,养老金调整的步伐也越来越近了。近期,中办和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再次明确养老金调整,也将大家的关注吸引了过来。有网友提出这样的建议,在今年养老金调整中,8000元以上不涨,4000元以下涨10%,那么能做到吗?

养老金,可以说是大部分退休人员年老以后唯一的收入来源,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低不一,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一个月一两万元,养老金低的退休人员一个月一两千元。养老金的差距让不少退休人员感到不公平,为此有网友建议:将养老金封顶控制在8000元左右,达到8000元的就不再上调;对于养老金4000元以下的,每年增加10%;达到4000元左右就控制增速。通过这样对低收入群体的倾斜,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并缩小他们与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
这个想法确实很具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会引发新的不公平。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不但在职人员的收入不同,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也有差别。在四五线小城市,养老金5000元就算是很不错的水平了,但是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退休人员养老金8000元生活压力依然比较大,限制他们的收入提升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其次,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调整将会打击到高收入群体的缴费积极性。
我国目前的养老金调整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交得越多老了以后领得就越多,那么大家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养老保险,并努力提高自己的缴费基数,增加自己的缴费年限。但是如果多缴不能多得,高缴费群体的养老金与低缴费群体一样,那么所有人都会想着尽量少交一些钱,让在职时候的收入多一些,这样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将不断减少,无法可持续性发展下去。

最后,养老保险基金无法承受这种调整。
目前,我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水平在3000多元,这已经算是不错的水平了,因此近些年国家一直在降低养老金的调整比例,2024年已经降至3%。如果按照10%的比例提高养老金4000元以下群体的养老金,虽然短期内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但长期来看将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会影响到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综上所述,近期国家再次明确了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退休人员们目前都在等待着国家的调整方案。有网友建议,在今年的调整中,8000元以上不涨,4000元以下涨10%。这个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对经济发达地区养老金8000元以上的退休人员不公平,同时会打击到高收入群体的缴费积极性,并且对养老保险基金会造成巨大压力,因此是很难落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