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泰国票房登顶,华语武侠片的海外逆袭

垫纸炸菜 2025-02-25 12:52:37

由徐克执导、肖战主演的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泰国市场表现亮眼,首周(曼谷+清迈)累计票房达865万泰铢,力压《美国队长4》斩获周冠,并刷新年度华语片在泰国的开画纪录。

首日票房破纪录影片于2025年2月20日登陆泰国,首日票房即斩获164万泰铢,超越肖战此前主演的《诛仙》(首日134万泰铢),创华语片在泰国的最高开画成绩。

周冠含金量首周票房865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72万元),远超同期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4》,成为泰国市场当周票房冠军。这一成绩在东南亚华语片发行史上亦属罕见。

肖战的海外号召力

肖战凭借《陈情令》《斗罗大陆》等作品积累庞大海外粉丝基础,泰国首映期间,粉丝包场、应援活动频现,甚至有马来西亚公主公开表达对其作品的喜爱。

其“无国际社交账号却拥趸众多”的现象,印证了“文化输出靠作品”的路径有效性。

金庸IP的跨文化共鸣

金庸武侠在东南亚具有深厚群众基础,泰国媒体评价影片为“现象级文化事件”,认为郭靖的侠义精神与当代观众追求的“信念之光”形成共鸣。

影片选取《射雕》第34-40章改编,聚焦郭靖的成长与家国情怀,既保留原著精髓,又通过徐克的视觉美学强化史诗感。

差异化市场策略

在国内口碑争议(豆瓣5.3分)与票房压力(累计6.07亿元)下,影片选择东南亚作为海外主战场,避开与春节档其他大片的直接竞争。

泰国观众对武侠片的接受度较高,且影片宣发强调“侠义精神”而非流量明星,削弱了国内舆论对肖战演技争议的负面影响。

武侠片的海外潜力武侠作为中国独有的类型片,在东南亚市场仍具竞争力。《射雕》的成功证明,经典IP+新生代流量+国际级导演的组合,可有效激活海外观众的情怀与新鲜感。

肖战的转型契机尽管国内对其演技评价两极,但海外票房佳绩或助推其资源升级。业内分析,肖战后续可能接触更多国际合拍项目,巩固“文化输出符号”的定位。

中外口碑反差反思影片国内被批“剧情仓促”“角色单薄”,而海外观众更关注视觉奇观与文化符号,这种差异提示:华语片出海需平衡本土叙事与国际审美,避免“内外两套标准”。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泰国登顶,不仅是肖战个人影响力的体现,更是华语武侠类型片在海外市场的一次重要突围。其成功背后,既有金庸IP的跨时代魅力,也折射出中国电影“以内养外”策略的可行性。未来若能将海外口碑反哺国内,或可探索出一条流量与品质兼得的武侠复兴之路。

0 阅读:0

垫纸炸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