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后总部迁往上海,罗永浩在AI眼镜上“憋大招”?

大眼虚拟现实 2025-04-26 01:50:28

当前,AI的风口已然势不可挡,而在AI加持下的智能眼镜赛道也变得异常火爆。伴随着科技大厂、传统手机巨头等知名的企业加入,行业内外响起了欢呼声。巨头企业的加码似乎像是风向标一样,或许在预示着AI智能眼镜风口的到来。

在眼下AI智能眼镜大爆发时期,市面频频传来关于罗永浩和他旗下企业北京细红线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细红线科技”)的消息。近日,罗永浩在一社交平台发布了细红线科技将于五一后搬至上海的推文;同时,他还发布了细红线科技春季招聘相关信息。

具体来看,4月21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发布推文称,“细红线总部五一后就搬上海去了。”另外,当日罗永浩还发布了关于招聘的相关推文。在招聘岗位中,包含了资深互联网产品经理、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微调算法工程师、多模态信息检索算法工程师、大语言模型微调算法工程师、桌面端研发工程师、资深后端研发工程师(搜索方向)、AI后端开发工程师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细红线科技招聘岗位工作地点为上海,招聘上述不同岗位共计所需34人。可以看到的是,一次性放出多种岗位,并且招聘人数颇多,工作地点在上海,可见细红线科技或许在为迁往上海做准备。

事实上,这已并非罗永浩首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例如,3月10日,他在社交平台发布了细红线科技的春季招聘信息。根据罗永浩此次公布的信息,本次招聘主要面向软件产品部门,开放了包括资深软件产品经理、AI方向软件产品经理、IM方向软件产品经理、BI数据产品经理以及商业化产品经理、软件产品实习生等多个岗位,共计所需24人,工作地点涵盖上海和北京。

3月12日,罗永浩社交平台账号再次发布关于招聘的信息。信息显示,此次招聘是5名大模型后训练微调实习生,工作地点是北京、上海。值得注意的是,在实习生招募上,细红线科技对于应聘者学历有着要求,需要是211院校硕士及以上学历,计算机/数学及相关专业。

此次细红线科技招聘或许与其战略布局有着密切关联。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罗永浩最新的创业构想不仅局限于AR领域,而是进一步拓展至AIOS(AI系统)领域,并为此招聘了操作系统领域的资深大牛。

在今年年初,罗永浩就展现出了对AIOS赛道的兴趣。当时,他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援引了计算机先驱阿伦凯的名言“真正在意软件的人,会自己做硬件”,表达了自己对软硬件结合的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市面消息称,细红线科技早于2024年已放弃AR智能眼镜类产品研发,继而转向为AI智能硬件和AI大模型的研发。实际上,此前市场上就有关于罗永浩可能在业务转变方向,从增强现实(AR)领域转向人工智能(AI),并着手招募大型模型专家以开发AI硬件的猜测。

不过,也有信息显示,罗永浩并未真正舍弃AR领域。鉴于AR行业技术的全面成熟预计还需历经较长时间,细红线科技当前策略是优先推出AI相关产品。然而,长远来看,罗永浩仍规划在AR领域持续投入与探索。

不过现在看来,或许细红线科技未来新品是AI智能眼镜的可能性更大。根据罗永浩此前规划,新品或将于去年年底发布,当时市面就普遍认为该产品是AI眼镜。

此前,一名博主@罗永浩微博声称自己的坚果R2手机寿终正寝。去年9月初,罗永浩回应称“没事,差不多到年底的时候,你会发现用什么手机都一样”。对此,业界普遍认为,去年年底其旗下公司将会推出新品。

在去年当时一次直播中,罗永浩表示,距离推出新品还有三个月左右时间。这与2024年年底发布时间不谋而合。不过,截至当前,细红线科技在新品方面仍未释放出发布消息。

在产品价格层面,去年上半年,罗永浩在“交个朋友”四周年专场直播中透露,其推出的新科技产品,定价199和299美元,罗永浩还表示,新产品将有“颠覆性、破坏式的创新”,是“高科技产品,智能化设备”。

据了解,2022年6月,罗永浩正式宣布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他宣布:“再次埋头创业去了”。而这次创业,他选择了AR赛道。关于具体规划,罗永浩称,他们的硬件团队会每年研发一款工程机,原则上仅限内部开发使用,直到商业化条件和整体环境大致成熟再开售。

同年7月,罗永浩在一场直播中首次官宣了新创业公司的名字为Thin Red Line。“Thin Red Line”翻译为细红线。可以说,这家细红线便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企业,诞生即有名人加持。

资料显示,细红线科技成立于2022年6月,致力于打造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平台。2022年11月宣布完成约5000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在AI智能眼镜赛道已有诸多类型企业加入,其中就有大厂。例如,2024年11月,百度推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镜——小度AI眼镜。该款产品重重45克,配备16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支持AI防抖;其凭借AI技术,能提供私人导游服务及卡路里识别、识物百科、视听翻译等实用功能。该AI智能眼镜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

又如,创维也于近日正式发布其首款全场景AI智能眼镜,重量仅34.7g。该眼镜采用超集成化架构,融合SOC+ISP+ADSP技术,实现高性能低功耗,并搭载多模态AI大模型,实现物体识别、多语种实时翻译、行程规划等功能,并采用开放式架构支持用户自定义AI服务商。

不久前,国内电竞硬件巨头雷神科技也正式推出了雷声AI智能眼镜——雷声AI智能眼镜。其首发价格定为1799元(搭配充电仓则为2099元)。该眼镜内置了AI语音助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轻松操控眼镜,实现拍照、音乐播放、AI识物解题、多语种同声传译等多种功能。

除此之外,或许还有一些科技大厂也正在瞄准AI智能眼镜赛道。例如,近期以来,市面频繁传出小米、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要推出AI眼镜新品的消息。

强势崛起的AI眼镜赛道,诸多企业在跑步入局,无疑增加了市场上产品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在当前产品还并未普及,消费者了解并不深入的情况下。眼下,如何在诸多入局企业推出的AI智能眼镜新品之中“出圈”,打造成爆款,或许是罗永浩与细红线科技需要考量的。

0 阅读:0

大眼虚拟现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