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吏部尚书调任直隶总督,是升了还是降了?

琉璃碎影集 2025-03-21 16:15:02

清朝时期,朝廷设置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掌天下行政事务。六部之中,吏部掌管着官员的考核和任命,关系着千千万万官员的仕途命运,因此常常以吏部尚书为六部之首,官衔品级为从一品。

直隶总督是清朝时期九位地位和级别最高的封疆大吏之一,官衔品级为正二品。直隶管辖的范围主要包括了京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大部或小部分区域,因地处京畿要地,直隶总督自设立之初即一般高配,像康熙时期名臣于成龙任直隶总督,兼兵部尚书衔加都察院右都御史,从一品。今天,小编主要想跟各位友友探讨的是吏部尚书调任直隶总督,是升了还是降了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直隶总督还是吏部尚书都是清朝时期的高级官员,且权势和地位都比较显赫。只不过二者所处位置不同,吏部尚书为要害部门的主官,而直隶总督则是起居八座、八面威风的封疆大吏。

若单纯从品级而言,吏部尚书为从一品官衔,而直隶总督如果不加任何衔则只是正二品,吏部尚书要高于直隶总督。不过,二者由于皆为要害官职,深受朝廷和皇帝的重视,因此一般而言都会高配。这个高配比方说,清朝的中枢机构设置三殿三阁,三殿三阁分别设置大学士,也即殿阁大学士,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

一方面皇帝为了提高吏部尚书的权重,另一方面也增加大学士兼管六部的职能,便于政令畅通和上传下达,因此常常会出现大学士兼任或者兼管六部尚书的情况。如果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则为正一品。而直隶总督由于地处京畿重地,是众多天潢贵胄的“父母官”,皇帝自然要高看一眼,在权重和品级上也要进一步加大。因此,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如李鸿章,就曾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再比如袁世凯则是内阁总理大臣兼直隶总督,都是位高而权重的朝廷实力派。

总而言之,吏部尚书和直隶总督二者职责不同、分工各异,但都属于朝廷的实权派,也是深受皇帝信任的心腹重臣,都非常重要。而二者之间的调任,也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到底是升任还是降级使用。

5 阅读:4477
评论列表
  • 2025-03-24 10:35

    你说呢 ? 总督是个从一品待遇的正二品 吏部官方档案他就是正二品 升迁还是从一品的尚书与左都御史

  • 2025-03-24 00:56

    直督为疆臣之首,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更为六部之首。清代同治以前吏部尚书地位高于直督,同治以后直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实权重于吏部尚书。

     转角遇到鬼 回复:
    清朝前中期吏部尚书明显高过总督,清末总督实权>中央的吏部尚书。
    赐进士出身 回复:  转角遇到鬼
    清代六部各有一个满汉尚书,每部都有一个尚书是管部大学士,军机处成立以前内阁实际上是地方督抚的上级领导。
  • 2025-04-06 20:09

    这是不可能的,吏部尚书转直隶总督,哪个脑残皇帝会这么转?嫌自己命长?

  • 2025-04-12 21:17

    直隶总督听着权利好大的样子。实际上,由于管辖范围在京畿重地,权利被分散和限制很厉害。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更管不了九门提督。甚至宛平知县都未必听他的[哭笑不得]所以,实际上,有得选择,只怕人家更喜欢当两江总督。虽然,名义上,直隶总督是第一总督。至于说,吏部尚书调任直隶总督,除非战时前去平叛,否则,只有脑残皇帝才能做出这种人事安排。

  • 2025-03-24 20:00

    清朝中后期是直隶总督更有权力,相当于政治局常委兼北京市委书记兼商务部长及军区司令

     转角遇到鬼 回复:
    仅仅是清末总督权利架空了清中央。
  • 2025-03-23 22:03

    等于从中组部部长调任地方省委书记,肯定降职啦

    花茶 回复:
    应该是中组部长调任直辖市书记。
    四叶草 回复: 花茶
  • 2025-03-24 17:06

    清初,中期,吏部尚书重,晚清,直督,江督重。甚至广督也重。

  • 2025-03-25 18:49

    清前中期算降,后期算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