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轰炸机,问世至今60年未被超越,即使是以速度闻名的图-160大白鹅也只能甘拜下风。可如此传奇的黑科技轰炸机却只造出两架变倍光速抛弃,这到底是何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折翼女神XB-70瓦尔基里战略轰炸机背后的故事。
瓦尔基里是北欧神话中侍奉奥丁与英灵的女武神,所以XB-70也被译作女武神。通过这个名字,我们不难看出这款战略轰炸机是个雌的。上个世纪40年代末,高炮和截击机还是防空手段的唯二选择,防空导弹啥的还得玩两年。在此条件下,各国十分默契地将飞行速度与高度当做重点,掀起一股飞机高速,高空划的热潮。甭管啥飞机,只要飞得比别家的快,比别家的高,那就是好飞机,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诞生了不少传说级战机,例如U-2高空侦察机、SU-71黑鸟侦察机以及米格25战斗机等,每一款都能飞的比导弹还快,疯狂刷新当时的世界纪录。
而今天的主角XB-70战略轰炸机更是一位重量级选手,因为作为一款重型轰炸机来说,它最大起飞重量高达250吨,最大飞行速度却能达到3马赫,要知道与它属于同一速度等级的U-2最大重量才13吨,SU-71也就78吨,而XB-70的重量可是它的三倍,更何况XB-70可是一款战略轰炸机,在两万四千米的高空以3马赫高速突防,这对当时的高炮来说堪称降维打击,甚至对截击机来说也是艰难的挑战,这样恐怖的实力足以让世界为之颤抖。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女武神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出身并不能代表一切。没错,XB-70是原北美航空公司在上世纪60年代所研发的产品,在这家公司之上还有两大飞机制造巨头,他们分别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波音公司。
这两家可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名列前茅的大公司,北美航空跟他们比起来只能算是小辈,人微言轻,可在项目竞标中,北美航空却一举击败波音,夺下了魁首。并成功推出无论外观还是设计都是天马行空的XB-70轰炸机。从结构布局来说,该轰炸机采用鸭式大三角翼,无平尾双垂尾的总体布局,机头前端向下倾斜,可根据不同速度向下折25至65度,使飞机在不同速度下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近气道位于三角翼之下。这样的设计让女武神在突破音速时,能够借助音障产生的激波得到额外的升力,突破音速之后才能让女武神骑在自己产生的冲击波上。
数据表明,当女武神速度达到3马赫时,约有35%的升力来自冲击波,而非传统机翼所提供的升力,这也是女武神飞得更高的原因,而前置鸭翼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这股升力,鸭翼也是细节满满,鸭翼前端边缘可进行微调,后端机翼也能独立控制,提升飞行员在三倍音速下对战机的控制能力,缺点是不够智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系统的复杂性,一个操作没弄对,基本就等于GG。从女武神后面来看,你能看到裙摆下的六个喷气口,没错,这就是它强大动力的核心所在。整整六台YG93-GE-3加力涡喷发动机,开加力时,每台发动机可以产生13950公斤的推力,全速推进一小时就能消耗27吨的燃料。
最让人瑟瑟称奇的是,YJ93发动机十分巧妙地利用燃油吸收了滑油的热量,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排热的问题。在这些黑科技的加持下,女武神的最大飞行速度高达3马赫,约为3600公里每小时,作战半径790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25900米,最大起飞重量249.5吨,其中包括飞机净重93吨,燃油136吨,弹药20吨。这个数据即使放今日也只能用恐怖来形容,尤其是3马赫的飞行速度,至今没有任何一款轰炸机能够超越。不要以为只要力气大,砖头也能飞,想要驾驶六台发动机绝非易事。
随着科技的进步,顶尖战机在起飞前都需要冗长繁琐的起飞检查与准备,女武神却拥有跨时代性的紧急起飞能力,它从热机到起飞只需要25分钟,而SR-71黑鸟则需要至少大半天的准备时间。而驾驶黑鸟对于飞行员来说也是一种煎熬,他们每次出任务之前都需要进行繁琐的生理状况检查,并穿上增压服,甚至插上导尿管儿。女武神飞行员基本不需要做生理检查,也不需要穿增压服,甚至都不用穿专业飞行服也能进行驾驶。弹射逃生也是十分独特,为了保证飞行员能在3马赫高速下成功逃生,一旦弹射系统启动,主副驾驶就会被弹射保护层包裹在以免被高压拍碎,由此可见,女武神所搭载的技术放置今日也足以称得上是超前。
而太过超前也是女武神最大的不足之处,因为很多技术根本达不到超前的需求。之前在讲SR-71黑鸟侦察机的时候,我们讲过,飞机在突破音速的时候需要突破音障,十分考验飞机的结实程度以及推力,而突破三倍音速时还要面对热胀的考验,飞机高速飞行与大气摩擦,部分机身的温度甚至能高达三四百度,进一步脆化机身强度,热胀冷缩现象也十分明显。SR-71黑鸟放弃降温,让飞行员穿宇航服隔热,可以让各零件之间留有间隙,热胀时刚好归位,可冷缩时就漏油,这种方案女武神无法效仿。
重量先不说,主要是女武神所使用的高能量硼基燃料毒性可不小,而且我们之前提到过女武神所搭载的yj91发动机采用燃油冷却技术,用燃油莱西走机体表面温度,这就导致燃油温度过高,只要再往里面掺2%的氧气,燃油就会直接爆炸,所以飞机坚决不能漏油,不能让燃油接触氧气,所以女武神是一点伤都不敢有。这哪是轰炸机,这就是一个大号的打火机,砸一下直接就炸了。为了减少事故发生,女武神在油箱与机体的间隙中充满氮气,并计划使用钛金属打造机身,但是钛金属需要从对头那里进口,价格昂贵,而且当时钛金属的加工技术也不成熟,最终只能在机头部分使用了少量的钛合金。
而机身则是用不锈钢材料打造,为了对抗热胀并保证机身强度,女武神在两层不锈钢材料中夹了一层蜂窝状结构材料,这也是它能达到250吨的原因之一。最奇葩的是SU-71,因为加工技术不行,所以选用了铆接的技术,一身都是螺帽,而女武神的机头部分则是直接用铰链的方式与机身结合在一起,简单粗暴。令人意外的是铰链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反倒是起落架液压系统和机身强度屡屡出现问题。
1964年,女武神顺利完成首飞,但是在降落时左侧起落架突然着火,第二次飞行又因液压系统出现问题,导致右侧起落架无法展开,只能靠左侧单脚落地。1965年,女武神第12次试飞,飞行速度成功突破3马赫,但不锈钢蜂窝结构的强度根本无法抵抗强大的压力,直接扯掉左侧机翼接近一米的结构,碎片被吸进进气道,导致三台发动机受损。女武神初号机因此被限制,使用速度不能超过2.5马赫。这些问题在女武神二号机上得到了针对性的解决。
1966年二号机再一次试飞中成功将飞行速度提升至3.06马赫,并以三马赫的速度在2.1万高空持续飞行了32分钟,最终飞完3900公里,共用了91分钟,成功完成预计目标。但这并不代表女武神就此登上神坛,命中注定的毁灭根本挡不住。就在女武神定型了第二个月,在女武神与数架战机一同摆拍定妆照的时候,一架F104n战机因距离过近被卷入女武神翼尖漩涡飓风,一头撞在女武神背部,战机当场粉碎,而女武神尾翼也彻底破碎,飞行员抢救无果后选择弹射逃生,而液压系统再次出现问题,副驾驶弹射失败,与女武神一同栽进沙漠之中,唯一的一架使用女武神就此报废。
在此事件之后,预定的女武神纷纷中止生产,初号机也放弃抢救,被送进了博物馆。本该成为航空领域超新星的女武神最终只是昙花一现,刚一问世就被光速放弃,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却不是频发的事故。女武神生不逢时。女武神被抛弃的第一大因素是中远程防空导弹的出现。虽然早期的导弹飞行速度还无法与女武神相媲美,但是通过伏击等手段对付高速高空战机,还是拥有一定的威慑力。
更何况女武神体格庞大,还装有六具发动机,噪音它不是比十辆拖拉机还要大,毫无隐身性可言。250吨的大家伙,你就别指望他有什么机动性,调个头他不是要歪出好几里地?对于防空导弹来说,简直就是活靶子一样的存在,隔壁U-2高空侦察机也有接近三马赫的飞行速度,却还是被打下来,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这让女武神怎么能不紧张?
第二大因素是米格-25高空截击机出现,女武神之所以能惊艳全球,靠的就是三马赫的飞行速度和2万米的飞行高度。结果米格-25来了,飞得一样高一样快,还有能与战斗机相媲美的机动性。虽然女武神计划之后会加装防御武器,但遇到米格-25基本白给。第三大因素是当时还没有什么精确制导武器,在3马赫飞行速度、2万米飞行高度的情况下投弹,误差甚至能一度达到几十公里,怕不是核爆炸都蹭不到目标的边。要知道当时的洲际导弹误差已经达到了500米之内,且速度高达20马赫,咋看都比女武神要划算。最后一大因素更是彻底让女武神折翼,那就是性价比。
当时一架女武神的造价约为7.5亿大洋,这是什么概念?当时的小鹰号航母一艘的造价约为2.6亿大洋,二号机那么一摔就摔没了近三艘航母,搁谁谁不心疼?相信这笔账大家都能算得清楚。金板砖是厉害,可是不实用,还不如及时止损,于是女武神倍光速淘汰,二号机,摔了就摔了,初号机本想升级一下凑合用,但折腾一阵后也放弃了,后来又想将初号机改成侦察机,但是隔壁已经推出了SR-71黑鸟。
最终仅剩的一架女武神就这样被送进了博物馆。别看这款轰炸机从头至尾就没服过役,也没完全成形,但是它打下的记录却是实打实的,至今鲜有人能超越,甚至难以与之比肩。虽然女武神被送进博物馆,但它留下的技术与经验却成了航空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图160的问世更是证明了超音速轰炸机的强大之处。大家觉得超音速轰炸机的隐身轰炸机哪个更强一些呢?告诉我你的答案,我们下期再见。
U2能飞3马赫?那细长的平直翼早撕碎了,能不能查证一下资料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