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龚道沿 文/图
“像这样的病枝必须剪掉,不然会影响整棵树的生长。”4月8日上午,临澧县刻木山乡农业站站长于欠武站在脐橙产业园基地,一边剪枝,一边传技。学员看得仔细,听得入迷,还不时提出疑问。
“于站长,除病枝、枯枝必须剪掉外,还有哪些枝条需要修剪?”
“于站长,我家果园去年枝、叶失绿变黄,出现麻果,这是什么病?用什么方法防治?”
一个个问得详细具体,一句句答得明明白白。
“还要剪去交叉枝、密生枝、直立向上枝和下垂枝。通过疏删大枝开天窗,侧窗改善阳光,达到立体效果的目的,从而提高产量和增进果品质量。”说着说着,一根根交叉枝、重叠枝,在于欠武手中“咔嚓”几声,与树分离,树变成漂亮的蘑菇形。学员按捺不住,也一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实地操作,掌握了果树修剪技术要点。

“土专家”与果农现场交流
“至于老李提到的果叶失绿变黄,出现麻果的问题,是蚧壳虫危害所致。应对方法,重点抓好第一代防治,可选择毒死蜱、50%噻嗪酮等对口药物,于5月下旬和6月中旬进行喷雾,待7月中旬第二代发生时,再进行一次喷雾。另外,结合冬季清园,对果园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用石硫合剂涂抹枝干,增强渗透性。通过综合施策,效果会显现。”于欠武现场支招。
与此同时,被乡亲们誉为“土专家”的乡人大代表谭大炎,还就科学施肥进行了演示:“先沿树冠外围一圈把土刨松,再撒肥,然后用一层浅土进行覆盖。已实行水肥一体化浇灌的地方,掌握配比就行了。”
“在我们乡里,像这样的科技‘二传手’,还有40多位。”刻木山乡人大主席邵勇介绍。刻木山乡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为了不断提升果品产量和质量,乡人大代表主席团经常组织辖区县、乡人大代表参加远程教育,或到柑橘产业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习,听取省、市专家讲解新技术、新成果,掌握过硬的技术,投身乡村振兴一线。
这些“土专家”不分农忙农闲,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传授新技术,推广新方法,试种新品种。岩龙村学员听讲“园丰脐橙外形整齐美观、果肉汁多、香甜可口、产量高、耐储藏”等特点后,立马引进这一新品种,建立苗圃基地,在石漠山上见缝插针进行种植,使岩龙村一举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如今,全乡林果面积发展到5.5万亩,形成了杂柑、脐橙、脆蜜桃三条绿色经济带,果品销往全国各地,不少农户发了“水果财”,盖起“水果楼”,圆了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