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不脱钩,背后玩阴招,德总理会见菲总统,为退出中国市场铺路

查雯老师 2024-03-13 16:48:32

图为德国总理和菲律宾总统

德国总理朔尔茨罕见地在三天时间内会见了三位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德国为什么突然对中国的近邻如此热情?朔尔茨的助手道出了真相。本周一到周三,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分别会见了马来西亚首相安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以及泰国总理赛塔。远在欧洲,德国为何对中国的近邻如此热情?对于这一系列外交活动,德国官员将之称为“一次旨在减少对中国依赖的协调行动”。

虽然朔尔茨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德国不寻求与中国的“脱钩”,但德国政府始终在强调“去风险”。这就意味着,德国要鼓励自己的企业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到中国以外的地方投资,和“脱钩”没有本质区别。之所以避免使用“脱钩”的提法,主要是因为德国政府深知,短时间内推动对华“脱钩”不切实际。

图为中欧班列

根据德国政府202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已经连续八年稳坐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交椅,德国对华投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4.3%,创下了历史记录。更重要的是,去年德国对其他国家的投资整体是减少的,对华投资则是逆势上扬,这也让很多西方媒体感到吃惊。可以说,德国企业是在用实际行动挑战政府的“指导意见”。

这次朔尔茨和东南亚国家领导人会面,也是看上了中国的周边国家,希望打通渠道,为德国企业撤出中国铺路。但在德国企业眼里,东南亚真的能替代中国的位置吗?一组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2023年德国和马、菲、泰三国的贸易总额是380亿欧元,而与中国的贸易额则是2530亿欧元,是前者的6倍多。作为出口市场,东南亚国家的市场规模也无法与中国相比。眼下德国出口到东盟十国的产品,还不到德国出口总额的2%。讽刺的是,在东南亚市场,德国产品竞争不过中国。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说服德企离开中国,谈何容易?

图为菲律宾前任总统杜特尔特

更讽刺的是,朔尔茨与马、菲、泰三国的合作还没谈成,德国媒体已经开始挑这三个国家的毛病了。有德国媒体评论说,朔尔茨“追求”的这三个东南亚伙伴,各有各的问题:马来西亚的问题是支持哈马斯;泰国新政府是在军方支持下上台的;而菲律宾的前任总统杜特尔特在国内发起过“禁毒战争”,引发了人权问题,受到国际刑事法庭调查,现任小马科斯政府不配合国际刑事法庭的调查。

先不说东南亚是否能够取代中国的市场地位,也不说德国企业愿不愿意离开中国,德国国内对伙伴国家挑三拣四的态度,本身就说明合作的前景并不乐观。

从“脱钩”到“去风险”,无论德国政要用哪种说法,其思路都已经跑偏了。通常来说,商人对风险是最敏感的,但现在就连德国企业也看不出来,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究竟有什么风险。德国政界这种莫名其妙的“风险意识”究竟是怎么形成的?这一点值得反思。

图为俄乌冲突

事实上,现在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风险不是中国,而是俄乌冲突的延续。从冷战结束以来,就有很多西方学者预测,说东亚将爆发战争,而且还把矛头指向了中国。但当下的局面则证明,这是一个严重的战略误判。当初做预测的人恐怕没想到,今天反倒是欧洲自己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对德国而言同样如此,两年以前德国政治家也没想到,俄乌冲突能走到今天这样无法收场的局面。而且除了交战双方以外,德国成了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从能源政策到外交军事战略,德国都走向了被迫转型的道路。也是因为俄乌冲突带来的冲击,德国政要开始大谈“去风险化”。看似是吸取了教训,但其背后依然是对中国的误判。这种做法将使德国企业与商业机遇失之交臂,把德国从一个错误带向另一个错误。

2 阅读:3143
评论列表
  • 2024-03-14 07:17

    退出中国市场?可能吗?大众,巴斯夫,拜耳等愿意吗?

  • 2024-03-15 03:39

    没有中国的购买德国经济死路一条。

  • 2024-03-15 10:06

    亚洲小国也不想跟你玩了

  • 2024-03-14 23:32

    其实都在为最后的摊牌做准备

查雯老师

简介:国际问题教授,政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