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咱们国家大西北那块儿,有支挺出名的军阀部队,叫马家军。马家军里头,又分为青海那拨儿和宁夏那拨儿。要说这里面最坏、名声最臭的,还得数青海马家军的马步芳和宁夏马家军的马鸿逵。
要说这俩人里谁最坏,那肯定是马步芳。在青海这块地界上,他啥坏事都干,给当地人带来了老鼻子伤害。马家军简直就是西北的祸根子,要是不把这颗祸根子拔掉,西北就别想有安稳日子过。
除了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青马的领头人马步芳,在红军长征和西征那会儿,遵照老蒋的命令,对红军穷追猛打,设下重重阻碍。结果,不少红军战士都栽在了马步芳手上,丢了性命。
之后,马步芳对西路军展开了异常凶狠的追捕,让西路军的西征之路以失败告终。董振堂、孙玉清、杨克明这些出色的将领不幸遇难,而徐帅、李先念、秦基伟等人,加上其他战士总共五千多人,历经重重磨难,最终才得以安全返回延安。
在跟西路军对战那会儿,马步芳攒足了“底气”。到了解放战争时候,他又给老蒋帮忙守地盘。一听说彭老总要带35万大军来解放西北,马步芳毫不含糊地说:“彭总要是真敢来,我一下子就给他收拾了。”
从马步芳的表态中能听出来,他简直就是不明事理,铁了心要跟彭老总硬碰硬,妄想着重现当年打败西路军的那份所谓的荣光。
因此,老蒋让马步芳做了西北军政公署的长官后,马步芳高兴得不得了,感觉自己就像成了西北的老大。为了让自己的位子坐得更稳,马步芳想尽了各种法子来扩充军队,这样一来,他不仅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还能给我军制造不少麻烦。
老蒋对这事儿没咋多讲,毕竟马步芳在国军主力都快没了的时候,还能拉起队伍来,这让老蒋对他挺刮目相看的,感觉守住西北这事儿有戏。为了让马步芳能更好地守住西北,老蒋大方地批了不少军费,心里琢磨着,照这样下去,守住西北那是指日可待啊。
这时候,老蒋在西北那边,除了和马步芳搞好关系,还把马鸿逵给拉过来了,并且安排了自己的得意弟子胡宗南过去。他盼着这三人能齐心协力,给党国把西北这块地方给守住了。
但是吧,这三个人心里各有各的小九九,根本没法齐心协力帮老蒋守住大西北。他们内部一裂开,有些事情就彻底变味了。
马步芳和马鸿逵,俩人都姓马,还是一族的兄弟,不过他们之间的关系啊,看着挺融洽,其实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俩表面上客客气气的,但实际上各有各的主意,谁也不真把谁当回事。
因此,每当战斗打响,他们总会瞅准时机,藏着掖着自己的力量不用尽。
另外,马步芳和马鸿逵对胡宗南很不屑,他们觉得,虽说胡宗南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手底下也有些能耐,但压根儿没法跟他们这些本地的实力派相提并论。
由于这个因素,马步芳和马鸿逵经常跟胡宗南不对付,他们三个之间的不合,很明显对咱们西北野战军指挥官彭老总有好处。因此,得赶紧动手,攻打青马的核心地盘兰州。
1949年3月往后,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想了个新战术,就是“先稳住马步芳和马鸿逵,再全力对付胡宗南”。这个战术就是先牵制住马步芳和马鸿逵,不让他们捣乱,然后集中所有力量去攻打胡宗南。
接到中央的战斗指示后,彭老总立马在咸阳组织了第七次大型会议,专门琢磨起“先牵制住马,再打垮胡,重点是先搞定胡再转向马”的战术策略。那时候的局势是
马步芳和马鸿逵的队伍挺狡猾,不容易一下子打垮。胡宗南呢,他又不在渭河边上,后面没退路。虽说胡宗南和马步芳、马鸿逵他们可以互相帮忙,但实际上他们心里各怀鬼胎,根本不可能豁出去救胡宗南。这么一看,打胡宗南的部队,那绝对是上策。
接着,咱们部队在万事俱备之后,王震带头的第一兵团、许光达指挥的第二兵团,还有周士第领军的第十八兵团,一块儿向胡宗南的队伍发起了猛冲猛打。胡宗南一看势头不对,立马掉头就往宝鸡跑。他们跑到罗局镇时,咱们跟国军的硬仗就在那儿打响了。咱们是寸步不让,硬是让敌人见识到了咱们队伍的厉害。
后来,胡宗南的部队被困在了扶风的西南边,渭河的北岸。接着,咱们的大军开始全面进攻,用猛烈的火力压制敌人,然后一步步从四面八方缩小包围圈,进行穿插打击。经过一场十分激烈的战斗,咱们成功消灭了敌军的一大批人,还抓住了想要渡过渭河南逃的敌人。紧接着,咱们又攻下了宝鸡和益门镇,赢得了扶眉战役的彻底胜利。
扶眉战役大获全胜,让陕中的大块地方都得以解放,成功切断了胡宗南跟马步芳、马鸿逵势力的联系,给后来兰州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胡宗南的部队现在实力大减,不太可能再搞出什么大乱子了。所以,彭老总打算在平凉附近,跟马步芳和马鸿逵来个了断,决一死战。
不过,马步芳和马鸿逵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看形势不妙,马步芳立马脚底抹油,溜回了兰州,而马鸿逵也赶紧缩回了宁夏。
因为情况已经有了根本转变,彭老总打算先对劲头更足的马步芳动手,然后再收拾实力稍弱的马鸿逵。这样安排,能更快地推进西北的解放进程。
这时候,马步芳心里也琢磨开了,彭老总可能要对付他。但他一点也不慌,他认为兰州就像是座铁打的城,攻不下来。再说了,兰州这地方位置太好了,北边靠着黄河,南边又有皋兰山挡着。就算真打不过了,还能顺着公路跑到青海或者新疆去。
因此,要是守不住,马步芳能往他的老巢西安撤,或者溜到新疆去。再说,兰州城里啥都不缺,马步芳觉得自己守住这儿那是稳稳当当的。他还大放厥词:“彭老总要是敢来,我一口气就给他灭了。”他还老想着要夺回西安。马步芳这么嚣张,把他儿子马继援也给带跑偏了,觉得自己在兰州城外就能把彭老总给打趴下。
马步芳为了更有效地对付彭老总,选了兰州作为决战地点,并在那儿安排了五万大军来防守。这三万人主要负责左边的防线,而另外两万人则守住右边。
为了攻下马步芳在兰州的防线,彭老总精心策划了一番。他安排18兵团去牵制胡宗南,19兵团的64军则去阻挡马鸿奎。第1兵团的任务是堵住青马军队的逃跑路线,而第2兵团和第19兵团的主力则是直扑兰州,发起进攻。
一切安排妥当,彭老总于1949年8月21日正式发起了兰州战斗。
不过,战斗刚开始那会儿,咱们部队在沈家岭、营盘岭还有窦家山这些地方,可真是吃了不少亏,损失挺大。
彭老总一看部队伤亡挺大,立马就叫停了进攻。彭老总这么做,马步芳可乐坏了,心里琢磨着第一步算是走对了。可等他上了城楼一望,才发现咱们队伍已经把兰州城三面给围了个严实。马步芳一看这形势对自己不利,心里头咯噔一下,赶紧琢磨着得找援兵来帮忙。
但是,到了这个关头,马鸿逵和胡宗南又一次展现了国军那种对盟友困境置之不理的老毛病,这让马步芳开始心生抵触,觉得兰州可能守不住了。所以,他吩咐马继援,一旦局势不妙,得赶紧撤走。
接着,咱们队伍开始全面进攻,咱们攻势猛烈,马家军在兰州城外的一个个防守点都被咱们攻下来了。马家军想不败都难,就在这紧要关头,他们最后能跑的黄河铁桥也被咱们给拿下了,这下马家军真的是无路可退了。
这次战斗中,马步芳的精锐部队82军的3个师大部分力量,还有129军的2个师的部分兵力,外加3个保安团,总共2万7千多人被消灭。具体来说,打死了1万2千7百人,抓了1万4千4百人当俘虏。另外,有些敌人在试图游过黄河逃跑时淹死了2千多人。第一野战军也是拼了命在打,伤亡了8千7百人。
兰州打完那一仗后,彭老总跟大伙说:“兰州这场仗,真是打得够狠的。从大局上琢磨琢磨,这可能是咱们在西北打的最后一仗了。”
没错,兰州战役过后,青海、新疆、宁夏这些地方就一个接一个地解放了,西边这块地方也慢慢安稳下来了。
兰州那一仗打完,马步芳的马家军就没了影儿,他自个儿也撇下队伍跑到了台湾。在台湾没待多久,他又溜达到了沙特。到了1975年7月31号,这人在沙特阿拉伯就没了,病死在那儿了。
关于这事儿,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