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泉齐名至味泉:杭州龙井

神州茶韵 2025-04-25 08:52:50

“采取龙井茶,还烹龙井水。一杯入口宿酲解,耳畔飒飒来松风。”这是明人屠隆的《龙井茶》中的诗句,他赞诵龙井茶,更夸龙井水。龙井,本名龙泓泉,又名龙湫,是个圆形泉池,位于杭州西湖西南,南高峰与天马山之间的龙泓涧上游的风篁岭上。

龙井泉池环以精工镌雕的云状石栏,泉池后壁是古朴叠石,泉水从叠石下石隙中涓涓涌出,汇集于龙井泉池后,又经过泉池下方通道流入低处的两个相连的长方形水池中,接着注入玉泓池,最后跌宕下泻形成风篁岭下“十里泉声咽断崖”的淙淙溪流。

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遥远年代,杭州一带并不像今日风光如画,而是一片荒土,而且年年大旱,百姓们年年上风篁岭祷神降雨,但老天还是不下雨。后来此事被一条秉性正直、喜好济贫的蛟龙知道,它便悄悄溜出龙宫,准备将钱塘江水送至风篁岭,可是水还没送到岭上,蛟龙就被老龙王派来的兵将们抓了回去,关进海底铁牢。蛟龙虽然身在铁牢之中,但它为老百姓解忧排难之决心不移。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想出了办法,于是它避开守牢的虾兵蟹将的眼目,用龙爪从牢底向杭州风篁岭方向挖掘起来。龙爪神速,不久一条细长的海底水道便逶迤挖通。于是,清澈的泉水就通过地下通道源源涌出洞口。从此,风篁岭上便有了这眼清冽甜亮、终年不涸的甘泉了,也使杭州一带变成了人间天堂。为纪念蛟龙送水之德,老百姓们特地在泉口四周砌一圆池,环石皆饰以云纹,并将此泉取名为龙井泉。千古神话传说给龙井泉带来了美丽而神奇的色彩,于品饮之际作为谈资,也能助人茶兴。

龙井泉属于石灰岩区的岩溶泉。龙井泉四周均为石灰岩层,而且均由西向东南方倾斜,龙井正好处于倾斜的东北端,有利于汇集顺岩层面顺流的地下水。另外,在龙井泉附近还有一条断层破裂带,也为龙井泉源源不断的地下水补给提供了良好通道。在地形上,龙井又是处于有利于汇合地表水的地方;再加上地表植被发育良好,山林茂密,有助于拦蓄地表水渗透到地下岩溶裂隙之中,最终都流向龙井,使之形成了终年不涸的龙井清泉。

龙井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当人们用棍子搅动龙井泉水以后,水面上就会出现一条游丝般蠕动的由外向内渐渐缩小而终于消失的水纹,人们称为分水线,当地人称之为龙须。这种分水线在天雨时尤为明显。这是一种水流体动力现象。因龙井泉出口比水面低,当水从下出口流出时,出口附近水流因流速加快而压力变小,水被搅动后排泄加速更加明显,因而可看到分水线。另外,在龙井泉池的底部和边缘岩石上,常可见到一些豆状小颗粒叠成的不规则的小堆,那是岩溶泉中的碳酸钙与其他杂质掺合在一起的沉淀物,因在其沉淀过程中,泉水不断流动,致使沉淀物也不断转动,所以天长日久便构成豆状小颗粒。

用龙井泉水冲泡龙井茶,乾隆的感受是:“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漫乎齿颊之间。”认为这“无味之味,乃是至味”。乾隆之论,深得名泉名茶之精蕴,同时由于他的品评也使龙井泉与龙井茶并称,并名扬天下。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