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无锡动物园迎来了一场全城瞩目的盛事——两只国宝大熊猫“渝宝”与“加悦悦”正式落户无锡。这是自2020年大熊猫“缘大”离开后,无锡市民历经四年漫长等待迎来的团圆时刻。这一消息不仅点燃了市民的热情,更勾起了几代无锡人与大熊猫跨越半个世纪的情感记忆。
从“借展”到“长居”:四十年的大熊猫情缘
无锡与大熊猫的缘分始于1984年。彼时,无锡动物园首次尝试从其他城市借展大熊猫,短暂展出便引发轰动。此后,借展成为无锡动物园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但受限于场地条件和政策规范,大熊猫始终未能长期驻留。直至2010年,随着无锡动物园搬迁至钱荣路新址,两只大熊猫“缘大”与“娇小”正式入驻,开启了无锡人与大熊猫长达十年的亲密相伴。这十年间,大熊猫成为无锡城市文化的重要符号。数据显示,动物园累计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其中350万人次是少年儿童。孩子们在熊猫馆前欢呼雀跃的身影,成年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熊猫日常”,构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正如一位市民感慨:“‘缘大’不仅是一只熊猫,更是看着无锡孩子长大的‘老朋友’。”
离别与失落:空荡的场馆与未竟的期待
2020年6月,“缘大”因借展期满和场馆升级需求返回四川,无锡动物园的大熊猫馆自此空置近四年。尽管园方迅速投入1000万元改造场馆,将内外活动面积扩大一倍,增设生态化设施与科普展区,但因借展审批流程复杂,无锡市民的期待屡屡落空。期间,空荡的熊猫馆成了市民心中的遗憾。有家长回忆:“孩子每次去动物园都会问,熊猫什么时候回来?我只能安慰他,快了。”这种失落感背后,是大熊猫作为“情感纽带”的不可替代性。它们憨态可掬的形象、与人类互动的灵性,以及作为国宝的象征意义,早已超越普通动物展品的范畴,成为城市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破局与新生:双向奔赴的团圆,城市与生命的共鸣
转机出现在2025年。无锡动物园与重庆动物园达成合作,引入雄性大熊猫“渝宝”与雌性大熊猫“加悦悦”,开展为期五年的科普展示。两只熊猫性格鲜明:“渝宝”以标志性的360度甩头动作和“吃货”属性闻名;“加悦悦”则因优雅气质和超大眼圈被称作“白月光”。为迎接它们的到来,无锡动物园打造了高标准栖息环境:内展厅配备防弹玻璃与降噪系统,外场设置草坪、树桩秋千、水池等丰容设施,甚至为“加悦悦”定制了泡澡区。

这一合作不仅是动物保护领域的突破,更承载着无锡市民的情感寄托。消息发布后,社交媒体上“熊猫回家”的话题迅速刷屏,有网友写道:“四年等待,终于等到你!这次我们要一起见证它们的成长。”
2025年4月25日,当“渝宝”与“加悦悦”正式亮相时,无锡人将迎来的不仅是一对新住户,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重逢。从1984年的惊鸿一瞥,到2010年的十年相伴,再到如今的破镜重圆,大熊猫与无锡的故事,始终交织着城市的成长与市民的温情。这份情结,是对自然生灵的敬畏,是对童年纯真的怀念,更是对美好生活永不褪色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