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信,就是普普通通而又十分自信的意思。
据说“普信男”很有冒犯性,因而成为某种禁忌。
但我以为普通而自信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
难道因为普通就要自卑么?而自卑又有什么帮助么?
其实,我就是一个所谓的“普信男”,也就是普普通通而又十分自信的男人。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普信男孩”,普通而又自信的男孩。
而且我必须告诉大家的是,这个自信是我努力才能够做到的,说起来并不简单。
其实谁又不是一个普通人呢?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天赋异禀,大部分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但普通人的自信心其实是十分必要、十分重要的。
我小的时候,发音存在严重缺陷,“l”这个声母音发不出来,只能发“n”,经常被人取笑,语文也不好,身体瘦弱,打架也不厉害,还不合群,也不是班级干部。有一次老师让我当升旗手,让班长介绍我的事迹,班长说刘哲没有什么事迹可介绍的。
也许,真的没什么事迹可介绍。
但我还是十分自信,因为我觉得我数学还行。
语文不好,没关系,我数学还行。
体育不好,没关系,我数学还行。
其实,我也仅仅剩下数学还行。
为什么数学还行?
因为,我从小跟我妈在化验室长大,那里除了化学药品就是计算器,计算器相对安全,所以大家哄我的方式就是算术。算术是我小时候的一种娱乐方式。
再有就像很多有缺陷的人,往往就会发展出其他方面能力,来弥补自己的缺陷。
我发音不好,一说话大家就容易遭到嘲笑,而且我语文也不好,那我只好努力发展一下数学的技能,好让自己不要一无是处。这就让自己没有那么容易被人嘲笑。
而且如果老是嘲笑我的话,那我就不给他们讲题了,因为很多人都懒得动脑思考问题,而我勤于动脑,目的是为了活得轻松一点。
因此,我要努力让自己自信一点。
天生一个自卑的样子,如果再不自信一点,还活不活了?还能让人瞧得起么?
我要骄傲一点,故意第一个做完数学卷子,也不检查,然后提前下课扬长而去。等我在吃完饭的时候,其他同学才陆续回家。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可以考100或者最高分。
这样一来,即使嘲笑我的人也在某种程度上要高看我一眼了。
即使老师会批评我容易骄傲,也在所不惜。
因为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必须让信号足够强,才能被接受到。
这个信号就是那个瘦弱而有缺陷的男孩,也有一技之长,并不好惹。
为了强化这个信号,在语文学不好的时候,也要紧牙关,不是承认自己没学好,而是说自己只是不愿意学。语文最简单了,不就是生字么,生字是有数的,反正是越学越少。现在的作文都是让写好人好事,我没干过,我也不愿意瞎编。等到初中写议论文了,我就没问题了。
也就是不管怎么样也是不能认怂。
也就是自己处于弱势,也要努力保持一个强势的姿态,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姿态就会更容易欺辱和嘲笑,这是一种生存策略。
也就是说自信不一定有收获,但至少不会吃亏。而不自信就很容易马上吃亏。你既然自己把自己看扁了,别人为什么不把你看扁呢。
在被周围人看扁的环境里,难道是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吗?
就拿我来说,通过数学这一技之长,以及故意摆出轻而易举的架势,确实唬住不少人。
即使是小混混也要对我客气一点吧,毕竟都有需要问题的时候。
而且以数学为代表的智力,与以打架为代表的体力,在丛林法则中都是需要被尊重的。
所以,自信在这里是生存之道。
虽然发自内心我并不觉得我自己十分聪明,但我不能表现出来,我必须体现出强悍的一面。
其实我相信的是勤奋,这是对每个人都十分公平的规则。
我之所以数学能学得好一点,因为我从来不欺骗自己。
即使我妈提前在作业上把名字签好,我也不会照着答案做,我总就像老师监考一样对自己严格要求。
我只是对自己严格一些,诚实一些,就逐渐获得了一些比较优势。
而且人只要想好好活着,想往前奔,那就要自信一点。
即使所有人都怀疑你的时候,你也要看好自己。
我小时候的状态,大家也想到了,并不是一个被人看好的男孩。
他们说三岁看老,就觉得我不行,哪哪都不行。
但我并不认为我哪哪都不行,我多少还是有一些行的地方吧,那个时候其实数学也没有怎么学起来。我对自己有一种盲目的自信。
后来,我反思这种自信,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我要屏蔽那些打击我的信号,我要让自己往好的方向发展,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如果你相信大家对你的不利判断,认为自己没有前途,就应该不自信,学不好是应该的。
那么,这就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因为你会放弃努力,你为认为你注定如此,命运不可改变,那还费什么力气去抗争呢。
在普普通通的时候自信,要比有一番成就的时候可贵得多,因为它是支撑你走出困境的动力。
别人都认为你不行,你就偏较劲让自己行起来。
让自己行起来是有一个过程的,也不是马上就能够实现的,甚至会有瓶颈期的。那就是你可能努力半天,还是没有起色。
别人可能会质问,既然你如此普通,你还自信个什么?你不是盲目自信么?
答案是,你就是要盲目自信,无原则的相信自己,因为舍此就没有出路。
人在爬坡过坎的时候,往往是鼓励的人少,泼凉水的人多,这就要看你怎么面对了。
这个时候,你必须相信自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肩负着重大使命,是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然后不要看别人的冷眼,必要坚毅的前行。
对于那些说风凉话的人,一笑而过就可以了,你一定还是要坚定往前走。
虽然不能很快的到达目的地,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起色,就像我当年学数学的时候一样。
只要有一点点小的成绩,就更应该自信起来,因为这是从事实层面证明你能行。
虽然这个时候,从外在的评价来看,你作为普通人的定位并没有任何的改变,但你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一定会发生改变,你的自信就是对未来秉持乐观的态度。
因为乐观的态度会让你加大对自己的投入,会让你不断的克服前路的困难,让你走得没有那么累,让你在摆脱困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即使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已经心安理得自信的时候,还是会有人认为你的成就不值一提,你的自信还是盲目自信。
这个时候你面对的只是盲目批判或者是羡慕嫉妒恨。
因为所谓的普通与否是一个非常相对的概念,有一些人对别人总是一览众山小,在他眼里别人都是普通人。其实倒是他自己有可能对自己的实力过于高估了,才会产生这种错觉。
由于别人的盲目自大,让妄自菲薄,这是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要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判断,可以适当低估自己的实力,但不应该过于低估。
我倒是觉得人在困境的时候,反倒是应该更加的自信一些,即使是盲目一些,因为这有利于让自己克服困难将自己发展起来,有一种起码的精气神。
倒是人真正发展起来,才应该更加学会谦卑,不能过高估计自己,总以俯视姿态看人,就难有进步空间了,也显得不够成熟稳重。
人在得势的时候不能太有优越感,但在困境中要永远保持乐观。
人们讨厌的不是普信而是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