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土生土长武汉青山区人,武汉青山区大约在1950-2010年期间因为有了武钢的加持经济充满活力,城区配套设施建设的非常齐全,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极高,成为了一个让武汉其他区居民都羡慕的地方。
和平大道
小的时候家里父母都是武钢职工,除了每月按时发放的工资,就属时不时发放的劳保物资,或者过节发放的各种食品物资,夏天更有武钢自己生产的汽水发放。真的在那段时间里过的日子真是非常的惬意舒适,也让旁边的非武钢人恋嫌不已,我的童年是快乐的,也是无忧无虑的。
青山区
再说说当年武钢的配套工程,因为青山区周边大部分都是武钢子弟,因此配套的学校也是很多,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有,嫣然成了一个完整的小镇。青山区还有配套的医院,有武钢一医院,二医院和各种社区医院,医疗资源也算丰富,武钢职工住院报销比例非常高,也算是武钢的一种福利。武钢还有自己的房地产,她给武钢职工盖了很多福利房,现在的数字命名的小区都是武钢在那个时代遗留下的产物,在你们都为买房发愁的时候我们这一代武钢子弟却根本不会为住房发愁,虽然房子面积较小。
老街道
当然青山区还有自己独立的公交系统,自己独立的电车系统,自己的运输公司。武钢也有自己的燃气公司,电厂,食品工厂,生活用品工厂,服装厂,反正能涉及人的一生的吃穿用度武钢都包了,那个年代的武钢人是骄傲的,幸福的,也是满足的。
破败的街道
后来因为国家的钢铁产能过剩,武钢这个共和国的第一个钢铁厂和宝钢合并了,从此武钢没了,后果就是武汉青山区也跟着沉默下去了,大批大批的职工失去了饭碗,可悲的是他们大多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失业后纷纷过上了饥一餐饱一餐的日子,有些头脑活泛的还可以自主创业,有些则选择外出打工,新一代的武钢子弟也因为没了继承父辈的资本,也都纷纷离开了这片土地,结果就是青山区变得一片萧条和破败,发展停滞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山区慢慢就剩下退休的老人,还有在合并阶段老去的中年人了,青壮年越来越少,在武汉整个青山率先出现了老龄化的问题,街上一眼望去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中青年少之又少。青山区也是垂垂老矣啊。
其实归根结底,就算没有武钢的没落,青山区只靠着武钢这个单一产业在现代产业多变的社会里,青山区迟早也会没落只是时间问题,就像一个过惯了富家生活的公子哥,平时只图玩乐不懂怎么延续家产和财富,突然家产没了才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变成了穷人,青山就像这个公子哥在世界产业化大浪潮里没有抓住机会打个翻身仗,而且一味抱残守旧不思进取才导致现如今局面,实在可惜可叹。如今的青山区已经错过了很多,现在就更像一个老人,这里生活节奏缓慢,大街上到处都是老年人。
但是世间万物都有双面性,虽然青山区提前进入老龄化,发展不前,但是这里生活水平不高,节奏慢,环境这几年大为改善倒成了武汉主城区较为宜居的地方了。早上起来过个早,吃完散散步,打打牌,也算悠哉悠哉,不像武昌,汉口那些快节奏的主城区每天都是两点一线没有自己的生活,也活不出自我。
青山江滩
我也是亲身见证过青山区的辉煌和没落,我有些自私的想,青山就这样挺好,保持现状让大都市为了生活而纷繁的人们也羡慕羡慕。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