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正式上任不足12小时,就做出了一系列引发广泛关注的决定。他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并下令美军南下边境应对“非法移民危机”。这些举措既展现了他的“雷厉风行”,也揭示了他执政理念背后的深层逻辑。
特朗普一贯以“美国优先”政策为核心,他的“退群”行为再次印证了这一点。首先就是《巴黎协定》几乎所有国家都参与其中,本是为了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制定的协定。
之前拜登政府存在的时候也参与其中,但特朗普却认为它“拖累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声称支持新能源就是“赔钱买卖”。
于是他一上台就签署行政令退出,强调要把资金和政策转回传统能源产业,另一边,世界卫生组织也没能逃过“退群”的命运。特朗普认为美国承担了过高的资金义务,却没有从中得到对等的回报。他断然决定退出世卫组织,还声称要把资金用在美国国内的公共卫生上。
然而世卫组织负责全球疾病监测、疫苗评估等重要事务,美国的退出无疑会对全球卫生治理造成严重打击。
这样的单边主义行为真能让美国重新伟大吗?特朗普显然不这么想,他认为只有聚焦国内利益才是“正道”。但他这种“拆墙补墙”的逻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更多质疑。
就在他忙着“退群”之时,他又签署了一份更具争议的命令——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美军南下集结。
特朗普把非法移民问题看成了“灾难性入侵”,直接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他的“解法”更是简单粗暴:派军队到边境拦截移民。
根据公开数据美国2023年的非法移民数量高达1680万。特朗普显然是想用军事手段解决这个棘手问题。他不仅要建墙,还计划取消“出生即公民权”,试图从根本上减少移民数量。
然而美军介入移民问题可不是没有代价的。军费开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过度军事化的手段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美国国内早有不少反对声音,批评特朗普的做法不但无法解决移民问题,反而会让边境地区陷入更大的动荡。而美墨关系也因为这一政策再度紧张,墨西哥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反对,并警告美方这种做法将损害区域稳定。
那么,特朗普这些高调的政策动作,会为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特朗普的这些决策并非偶然,而是他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他认为美国过去的多边主义框架束缚了自身的发展,必须通过“退群”和强硬手段重塑国际规则。
但问题在于频繁退出国际组织和协议,只会削弱美国的全球信誉。无论是气候问题还是公共卫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让美国看起来像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国”。
国内政策方面,他对非法移民的强硬态度虽能吸引部分支持者,但也可能加剧社会分裂。特别是通过军事手段解决移民问题,成本高昂效果还未必理想。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这种短视的政策路径可能削弱美国的长期竞争力。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化趋势,美国的“退群”只会让自身在国际博弈中孤立无援。
美国是否会继续在“特朗普模式”和“拜登模式”之间反复摇摆?这一问题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