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是属于跟着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之一,从车间奠基开始,熟悉每一条生产线。大林生性随意,不愿意做管理,专心研究“铁机器”,经过十几年的打磨,成长为车间的资深技师。水平高到什么程度呢?他每天端着茶杯从车间走一圈,如果耳朵一竖,就知道哪台设备有毛病了,如果慢悠悠跺回办公室,那就代表生产线一切正常。
老板老张患了半身不遂后,让留学回来的儿子小张接班。小张引入西式管理理念,引入鲨鱼式管理法则,看不惯老师傅的工作做派,引入大量年轻人准备代替他们。其中,小张招聘他的大学同学担任车间主任,以便贯彻他的西方管理模式。
小张的同学最看不惯的人就是大林,感觉大林每天端着茶杯晃晃悠悠的,工资比车间主任还高,没少跟小张说大林的坏话。小张利用鲨鱼法则,开始对车间进行严格管理,其实,就是冲着那些老师傅来的,每天都要打卡考勤三次。大林人到中年,家里突发事情比较多,迟到早退偶有发生,上班蹲在办公室里给家里打电话,很快就被车间主任抓了几次“现场”。
小张拿大林开刀,杀鸡儆猴,狠狠地处罚大林。大林恼羞成怒之后,带领几个老师傅跳槽去了其他工厂。老张知道后,想阻挡儿子:你要懂辩证法,大林没事干才是好事,说明生产线正常,对他们的管理松散一点比较好,他们其实都是热爱工作的。大林如果忙起来,说明生产线管理得不正常。但是,小张哪里能听进去呢。
大林他们跳槽几个月后,车间就发生了“停车”事故,早上好好的,中午就停车了。没有大林那几个老师傅,年轻员工都不会修理。找外包的修理公司报价50万,小张咬咬牙,请了外包修理公司。修理公司多精明呀,都留着后门,今天坏一台设备,明天换一个配件,就像狗皮膏药贴在了车间上面。
工厂的利润本来就薄,修理费、检修费、停车带来的损失越来越高。大林跳槽到的工厂,越干越红火,订单越来越多,小张的工厂没过一年就倒闭了。老张气得差点走了。小张不服气,不可能因为逼走了几位老师傅就导致工厂倒闭。
其实,工厂的竞争,固然取决于老板的眼光和经营策略,也取决于一线人才的支撑,没有大林这种高超的技术人员,再精密的机器也运转不好,再高明的经营策略也落实不了。聪明的老板,都宠着高级技师,他们帮助车间节省的钱,远远超过他们的工资,关键是他们保障车间机器的正常运转,就是工厂生存发展的基础。
这个职场故事,并非危言耸听。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个人才,不仅仅有战略人才,还有管理人才,更有技术人才。如何管理人才、使用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这是企业管理者的核心职责。这个职场故事给我们带来四点启示:
【一】“鲨鱼式管理法则”,容易逼走优秀人才。
什么是鲨鱼法则?管理者只关心业绩,任务成果至上,对员工缺乏同情心,傲慢、严厉,无视下属的要求,只罚不赏,要求苛刻,对员工的新见解和创造力不感兴趣,与下属保持距离。管理层次等级分明,自上而下唯我独尊,追求权力,极少授权,居高临下。
所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国内工厂的管理者要避免“鲨鱼管理法则”的应用,尊重员工,维护员工,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心甘情愿地为企业付出。所以,要对员工多一点宽容,对不同的员工应采取分门别类的管理模式。
比如,对销售人员,就不要考勤打卡;对技术人员,就不要盯着他们干活,留给他们思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对部门人员,也没必要死盯着上厕所的时间,实行弹性管理,以任务为导向,也许比“防着他们摸鱼”效果要好。
【二】在管理上,要明辨是非、奖罚分明。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一个组织卓有成效,就必须使员工卓有成效,而使员工卓有成效,就必须使他的上司卓有成效。小张老板应该通过适当的授权和放权,激发大林这样的技师的积极性,对资深人才不要苛刻管理,适度进行弹性管理。同时,让大林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权,他们不需要动手亲自干活,发挥他们的经验,就足够了。
对车间这种“人、机、技、物”四位一体的管理环境,考勤打卡机制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责权利对等、奖罚分明的体系。比如,像大林这样的资深技师,是考核他们打卡考勤重要还是考核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重要?无疑是后者。大林他们有丰富的经验,日常进行保养维护,机器就会正常运转,少出毛病或不出毛病,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他们的劳动纪律。
【三】要建立游戏的人才体系,留住人才,激活人才。
目前,很多行业都流行“年轻化”,员工超过35岁就会面临危机。很多管理者也不喜欢“老员工”,认为他们的工资高、精力下降、不好管理,性价比降低,总是想着要把他们替换掉。
按道理说,35岁-45岁才是职业黄金期,为什么有些大厂不留35岁以上的人才?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才顶替体系高度发达,上级必须培养顶替你的人,你一旦干不动了,随时让你走人,“后浪”一浪接着一浪滚滚向前。留学回来的小张老板也崇尚这一套,其实对车间这类企业是不适合的。
企业在快速扩张、高速成长、市场竞争激烈的阶段,需要年轻力壮的“猛将”去开疆拓土,高度迭代人才等“打法”是实用的。企业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就要开始加强以稳定人才为核心的人才体系建设,修正所谓的“狼性文化”,进入“人性文化”。
【四】要培养优良的企业文化,发挥好老师傅的“传帮带”作用。
企业要行稳致远,需要打造稳定的人才队伍,需要传承企业文化,需要巩固技术实力,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人才,尤其要尊重那些做出历史贡献的中年人才。要知道用人所长,避免用人所短。比如,对待大林这种资深技师,就不要拼他们的体力,而是用他们的经验。
所以,尊重中年人精力下降的客观现实,为他们的转型发展早点谋划,筹划他们如何发挥经验的途径,而不是等他们老了就“当块抹布”扔掉。比如,小张应该学习一些传统国企的优良文化,实行“师带徒”模式,让大林这样的老师傅对年轻人进行“传帮带”,传授宝贵的经验,手把手教年轻人“独门绝技”,把优秀的技术传承下来。
同时,更让防止“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给师傅一定的安全保障,让师傅享受徒弟成长的成果,而不是产生“被取代”的忧患意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有师傅愿意传授经验,年轻员工看到老师傅的结局也会寒心,人人自危,企业文化的生态就会被破坏,损失的还是企业。
都说了,一旦哪个公司开始严格抓考勤了,就说明这个公司离倒闭不远了[笑着哭]
九尺窝棚够我住,馒头咸菜足果腹。不带婆娘省钱粮,老来带病越高墙。[汗][汗][汗]
民企一会学西方一会学日本一会又搞自己的民族情感来管理,四不像
老是参照国外的管理,你他么但是给国外的待遇啊!没钱谁认识老板是哪根葱?[吃瓜][吃瓜]
我前一个公司生产车间有个老师傅,每天就是坐在两套流水线间打瞌睡,偶尔起来去拧下镙丝,一天下来都超生产任务,次品率是规定的二十分之一,大家都喜欢和他搭班,按产量拿钱的嘛。后来老板的女儿英国留学回来了,学的是管理接手公司,不到一个月老师傅辞职,七八个包括我也辞职。半年后现在公司老板让帮忙去接收那公司,好家伙,整整两个仓库全是次品,一问老师傅走后产量减半,其中一半还是次品,这是要赔到姥姥家啊。
电梯维修工做了7/8年了工资4000多一月,后来新招的学员都6000多了[笑着哭]找老板谈工资的事老板说明年涨,直接走了辞职报告都没交
凡事认为电工机修清闲就是混日子的老板。结果都好不到哪。
我们单位就打卡,一天四次,现在更是都不让补卡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呢,一个月3000多,不够费那事儿的
这就是老子退位,儿子接班,年轻气盛,早就看不惯老子那一套。只是一直没说,心里想,可算是让我接班了,看我的。公司马上焕然一新。没成想?
我们厂 不让上班看手机也就算了 上班带耳机听歌现在也不允许了 我觉得既然如此 客户信息是不是也不用回了
我在的公司打卡那都是小事,同样的岗位老员工的工资比年青员工少很多,工作量不比年青员工少。
90后不吃这一套,大不了明天找工作,
为啥欧美国家工人几十年如一日不换工作不跳槽,我们的企业用人单位老是辞职换工作,难道不深思一下吗[得瑟]
以前在一公司上班 年底了 公司出了一通告只记住以下几句 明年报销来时车费 开年红包50块 待开工一个月之后发放 然后我做到年底就没在这公司上班了,后来问其它同事 第二年没一人去这公司上班了[呲牙笑][呲牙笑]
老板比谁都精不会范这么低级的错误,只会让下面狗咬狗,自己罚款拿回扣
一边搞鲨鱼法则,一边玩人情世故。你跟他讲鲨鱼法则,他跟你讲人情世故;你跟他讲人情世故,他给你搞鲨鱼法则。早点完蛋,早点好啊。
怎么感觉西方国家比国内人性化多了,是我的错觉?
我们公司有个部门生产技术部,各个专业技术人员配置齐全,老总说过缺一人都睡不踏实,有的专业平时不忙,忙起来得起早贪黑的,很是重视。
一天打卡一次和打卡十次有区别吗,我们来上班,你给工资,加班给加班费,各自安好就得了,别的没用
现在没有机修电工的叫法了!现在叫非作业人员
无论如何,都不要去做两班倒的工作,有这个劲头在老家也一样能赚到钱
我在工厂跟本不给新员工靠近,你想偷看我上測所现在工厂老员工不理新员工教好徒弟饿师傅
这都是领导和老板的通病,真正有实力的人不屑于装模作样的在那里忙不停,所以不要动不动拿规则来约束他们,只有他们没活干在那里玩,你们的产品才能按时交货,现在一个厂才多少机修工啊?以前都是专门有一个车间,各种技术人员都有,
为啥打工的那么多,做老板的人那么少,一群无知的人,还洋洋得意的样子,总怪老天不公平。
你见过一个月发四千,罚回去两千的吗?[得瑟]
乡镇高中一年六次打卡刷脸(上午下午晚上各二次)!我砸了一个刷脸机,别人也砸了一个。现在又补了三个!没有人不骂的!
在只是小公司,大一点正规一点都不可能这样,你再人才也要遵守纪律,有些人真以为自己有技术牛逼哄哄,什么厂规都不遵守,公司小没事,大了有样学样,还怎么管理[好生气],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旦上了规模是一定要有厂规的不然就乱了套。
我们公司吧,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几个机修电工确实比较忙,新设备安装调试,生产员工操作不规范,现在进入稳定期,基本上都是没什么事做了,每天巡查一下,到时间保养的设备保养一下,其他时间都是抽烟喝茶看看手机,时间到打卡下班,偶尔有紧急情况也会回来加个班,公司管理层只要设备正常运转,其他的不怎么管,佛系得很,上班迟到五分钟,那不算迟到,有事打电话请假就行,完了回来补个假单。其实老员工,金贵得很,那经验,绝不是新员工可以比得过的,善待老员工才是企业长久之计,但是很多老板不懂。
现在的企业维修都外包,自己的维护人员不用
跟我以前上班公司一样,看我天天好像很闲一样,结果我直接把服务器一关,说坏了,修一个星期才能好。以后再也不说了
这种公司不倒闭谁倒闭,活该,领导是一个自以为是的猪
你个打工的替老板操什么心?😳,老板,他就算公司垮了,他也把钱挣到了,现在很多老板还有很多专家老是叫我们给那些老板操心,我们实在是有心无力呀😔
哈,很多人都嫌弃低端制造业,要求学日本德国发高工资高福利,这会儿有学样要进步了,又嫌弃咯[笑着哭]
又是一个毒鸡汤文
机修电工在中国反正是一个贬义词,一个得不到任何尊重的岗位,国内企业也没几个重视机修电工这种岗位,还是那句话自己老板尊重我我就好好给你干,看不起也就只能拿多少钱出多少技术,超过了当天收入的维修就请拿对等收入的人来干,我就是这样,同等价值问题我第一次修好,第二次我一般就是不会修了,老板一问就是我技术能力不行修不好,因为你修好了外行也觉得没啥技术含量,那就高价请人来修,
企业照搬其它企业的制度很容易把自己玩死[汗]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嘛[得瑟]
好的不学学坏的
得了外国公司的病,没有外国公司的命[吃瓜]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时代又回来了
工人与企业事实上时相互磨合,尤其是维修工。
东施效颦,管理是为了生产,却老是盯着人
我们伟大的工会在哪里呢?
得加钱!!!
打卡只能管办公室的,车间的不适合
不知死的就让他去找死,去嘬死,最后看他什么死相。
打卡没毛病,问题加班得给加班费。你要员工容忍你不给加班费,自己又不能容忍员工在正常的上班时间里偷一会儿鸡,这说不过去
打卡上班的企业离倒闭不远了![得瑟]
我好像都不知道打卡是啥…以前是工人时候不需要打卡。后面随着当技术员,师傅,就更不知道啥是打卡。我现在都是每天去厂里露下脸,每天去露下脸就回家玩梦幻[笑着哭]我一天可能都没两个小时在厂里[汗]有事就微信叫下。我这节奏都维持好几年了。以前还是在厂里手机游戏睡觉,现在去都懒的去[笑着哭]
朱重八就是
手把手带了不少新员工吧,不逼你逼谁?[得瑟]
想饿死师傅?现在一徒难求,年轻人谁愿意进工厂
打卡本来没错,错在把它当成套路的人
说的很好!可惜有卵用!
看来这几个老师傅是工程部负责设备检修的,牛逼呀,折腾维护人员。[点赞]
工人没有尊严
不开源,只截流,柱子全拆了,不跨,呵呵[得瑟]
国企都学样了
什么老员工,那就是拿大钱不做事,还摆谱的人
工资低的很
你跟老板谈钱,他跟你谈感情,你跟他谈感情,他给你谈钱!
把折腾当成创新,把败家当成魄力
中国老板无恶不作[呲牙笑]
[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