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丸舌”和“参苓白术丸舌”,一分钟教会你如何辨别!

中医崔占举 2025-03-11 17:02:18

大家好,我是崔医生。

祛湿和化痰一直都是热门话题,但很多人啊连自己到底是湿气还是痰湿都傻傻分不清,更不要说什么时候该用二陈丸,什么时候该用参苓白术丸了。那今天我就来用两张舌象教你如何辨别,学会少走弯路!

先来看第一张舌象,我把它称为“参苓白术丸舌”,它有什么特点呢?首先舌体胖大,舌边有明显齿痕,舌中部分凹陷,舌体软嫩胖大,上面湿漉漉一层水光,舌苔也是薄薄一层白色,这就是典型的脾虚湿盛的舌象。当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时,就会导致津液代谢出现异常,水湿停聚在体内,上犯于口腔,就导致了这种舌象。

这类人往往会很容易感到疲惫,乏力,食欲也不太好,饭后容易腹胀,嗳气,大便溏稀不成形等等,这些都是脾虚湿盛的一些表现,这个时候就可以参考参苓白术丸来健脾祛湿了。

再来看第二张舌象,我把它叫做“二陈丸舌”,可以看到它不光舌体胖大,舌两边有齿痕,更重要的是它的舌苔非常的厚腻,已经把舌头完全覆盖住了,这就是湿气停留在体内的时间太长,形成了痰湿。

这类人不光会感到身体疲惫,还会出现四肢困重,头重如裹的情况,饭后容易恶心,嗳气,胃里面胀胀的不消化,嘴巴里黏腻不清爽,头面部呢也容易出油,大便黏腻容易粘马桶等等,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健脾化痰了,可以参考一个二陈丸。

当然了,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先经过专业医生的辨证后再做参考!

21 阅读:1660
评论列表
  • 好历害的一分钟.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銑錢鏟鋰鎰鍋 回复:
    欧美给你多少钱,让你把这段文字到处发,我都看了不下百次,但是你的做法没用的,看看中药的销量吧,就知道多少国人在用,如果没用,一两次就不会回头,不用你抹黑,中药自然会被淘汰,国人不懂你说那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都是最简单直接,看疗效
    銑錢鏟鋰鎰鍋 回复: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提升中药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实现常用中药材规范种植和稳定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传承创新并重、布局结构合理、装备制造先进、质量安全可靠、竞争能力强的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意见》从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药药品价值评估和配备使用、推进中药科技创新、强化中药质量监管、推动中药开放发展、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等8个方面提出21项重点内容。 “《意见》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战略指导意义,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洪军表示,作为纲领性文件,《意见》以中药质量为核心,构建了“供好药、造好药、制好药、用好药”从源头到下游应用的全链条策略,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 2025-03-13 20:17

    干货,收藏,点个赞,谢谢分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