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湘潭市7大现场签约产业项目“密码”

湘潭在线 2025-04-08 10:26:52

全媒体记者 吴新春 见习记者 李泽兰 通讯员 雷理湘

在3月底召开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上,湘潭市成功现场签约7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额约80亿元。专家称,这些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将有力推动湘潭市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采访了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及专家,试图解读隐藏在这些产业项目背后的“密码”。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从签约资料上来看,此次签约的7个项目均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

投资21亿元的湘电华科磁浮轴承高速电机产业化项目,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在磁浮轴承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专利。

投资10亿元的深圳创普投资柔性OLED显示屏生产基地项目,将在湘乡市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15条柔性OLED显示屏生产线。创普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湖南超威新能源年产3万吨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项目投资10亿元,将建设2栋生产厂房及配套设施,该项目致力于解决锂资源不足问题。

中国电信低空飞行平台及智联网建设项目投资2.96亿元,将构建“1+4+N+X”低空数字化框架。项目包括建设1张低空智联网、4个核心平台等基础设施。

可以说,这些项目当中,都是“满满的科技甚至高科技含量”。

精准对接产业链发展需求

产业要想迅速落地生根,顺利生长,并最终提升当地已有产业档次,精准对接产业链发展需求是重中之重。

在此次项目引进过程中,我市特别注重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许多项目都是通过分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2024年全市电子信息与智能终端产业链完成产值同比增长55.7%,规模以上企业超70家。此次柔性OLED显示屏项目的引进,将进一步完善新型显示产品体系。

在新能源领域,湘潭市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已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50亿元。而此次钠离子电池项目的落地,将填补湘潭在新型电池材料领域的空白。

优化营商环境促项目落地

在签约现场,不少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项目之所以选择落户湘潭,看中的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

湖南创普开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列出了在湘潭发展的“实证”:企业从2020年落户时的8条生产线,发展到现在的200多条,产值从4亿多元增长到38亿元,是湘潭良好发展环境的“目击者、见证人”,“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政府的支持和高效的服务是关键!”这名负责人说。

梧桐引得凤凰来。资料显示,近十余年来,湘潭市坚持开展助企纾困“千百扶培”,累计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3万余个。2024年,全市收集各类企业困难问题1675个,已解决困难问题1263个。同时,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为企业经营减负;创新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行动,深入排查营商环境痛点问题;打造“湘潭服务、相当专业”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招商服务效能和企业满意度。湘潭市通过建立“链长+盟长+行长+校长”联动机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市优化办数据显示,重点项目问题解决率达98.6%。

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升级

此次7个重点项目的集中签约,标志着湘潭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有专家分析称,从高端装备到电子信息,从新能源到低空经济,这些项目展现了湘潭产业体系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坚定决心,将进一步强化湘潭产业集聚效应,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项目将推动湘潭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目前,北斗航天汽车电池PACK项目已签约落地,计划本月启动装修,下半年投产;钠离子电池项目正在进行一期项目建设和设备安装;柔性OLED显示屏项目已确定土地购置。

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完善创新体系。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强化创新驱动,深化产业链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有力支撑。

0 阅读:22

湘潭在线

简介: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