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话的意思是,打下江山不容易,而守住江山更不容易。明朝的建立、衰败和灭亡,再一次验证了这个道理。朱元璋拼命打下江山,他本以为永远由朱家人来做皇帝,但不成想几代之后,出了几个不着调的荒唐皇帝,终于弄丢了江山。
一、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反而被敌军掳走。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亲自率兵攻明大同。太监总管王振建议皇上御驾亲征,以体现天朝君主的伟大英武,但兵部尚书邝茔、兵部侍郎于谦、吏部尚书王直等大臣认为敌兵有备而来,朝廷草率组建的兵马准备不充分,皇上不能亲征。而英宗非得想体验一下先祖戎马倥偬、横扫四方的感觉,发兵50万,七月十六日从北京出发,直奔大同。由于仓促出兵,纪律十分涣散,好不容易赶到大同,军队的士气已经低落。探马回报没有发现一兵一卒,王振说敌军迫于天朝威势,已经闻风而逃,于是下令退兵回朝。当明军退到土木堡时,瓦剌军队突然从后面追上来,将明军杀得大败。护卫将军樊忠恨透了瞎指挥的王振,说:“我替天下的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抡起手中大锤,锤死了他。英宗在大臣和侍卫的保护下左冲右突也出不去,结果成了瓦剌的俘虏。由此,明朝从盛转衰,走上了下坡路。
二、明武宗朱厚照捕鱼落水。这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及时选美行乐的皇帝。1519年,武宗御驾亲征起兵反叛的宁王朱宸濠,在南京将其擒获后,却仍不想回京。次年,班师回朝,路过清江浦,大太监张阳的家乡。张阳在家里张灯结彩,为武宗大摆宴席,接连热闹三天。虽然武宗治国无方,但最喜欢打猎和看捕鱼。这时,武宗观渔的瘾又上来了,问张阳:“清江浦是著名的水乡,想必有大江大湖可以捕鱼吧?”张阳回答:“皇上,这里有一个大潭,各条山涧里的水都汇聚到这里,水很深,鱼很大。”武宗听了很高兴,来到大潭边,环顾四周,古木参天,真是景色优美,对张阳说:“这潭占地面积不算太大,很幽静,但要想捕鱼,不能用大船,只能用小船。”武宗先上大船,感觉在大船上看捕鱼不过瘾,后又上了小船,想亲去捕鱼。4名太监也跟着上了小船,2名太监划船,2名太监撒网。小船渐渐荡入中流,眼见水中有一条大白鱼,翻上翻下,两个太监网来网去也捉不住。武宗很生气,拿起船上的鱼叉投向那条大白鱼,不料用力过大,小船猛地歪向一侧,武宗连同4名太监都掉到了水里。幸亏有两个太监会游泳,急忙游到武宗身旁,各架起皇上的一只胳膊,将他举出水面。周围小船也过来,将武宗扶上大船。
三、明世宗朱厚熜为猫立碑。1521年,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他没有子嗣,传位于堂弟朱厚熜,是为明世宗,即嘉靖帝。自1523年之后,嘉靖开始信道,烧香磕头,追求长生不老。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喜欢猫,于是命令各宫后妃和太监养猫。这些猫都有自己的名字,雄的称“某小厮”,雌的称“某丫头”,阉猫则称“某老爷”。得到皇上和后妃宠爱的猫,还被封赠“管事”职衔,有职衔的猫称“某管事”或“猫管事”。光是乾明门的12只猫,每年就得支用猪肉800多公斤,肝365副。这大量的肉和肝,列入皇帝御用开支。世宗只有一只猫,此猫双眉洁白如玉,赐名“霜眉”。它性情温顺,日夜伴随世宗,碰上他闭目养神时,它即使饥渴或便溺也必定等皇上醒来才离开,因此又被封为“虬龙”。一天,“虬龙”死了,世宗如丧家考妣,降旨重葬,并庄严立碑,亲题“虬龙墓”三字。后来,嘉靖在西苑永寿宫宠爱的一只狮猫死了,他竟下旨制金棺,葬于万寿山墓,还命大臣撰祭文。有一位姓袁的侍讲学士因在祭文中有一句“化狮作龙”,算是神来之笔,深得嘉靖赏识,加一品入阁做了大官。
四、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干木匠活,被称为“木匠皇帝”。1621年,神宗死,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但他一个月后也死了,由朱由校即位,是为明熹宗。这个新皇帝读书不多,却有一门好手艺,那就是做木工堪称天才。当时木工们做出来的床都极为笨重,熹宗就自己设计图样,自己动手锯木钉板,做出一张新床。这张床极其精巧,床架上镂刻着各种花纹,床板还能折叠,便于移动携带,连那些老木工都赞叹不已。也就是在这位皇帝的执政期内,培养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而还荒唐的是,有一次,熹宗和一个妃子在床上时,妃子问他最大的志向是什么,他却没有说如何治理好国家,反而自豪地说最大志向就是做天下最好的木匠。
明朝共16个皇帝,每人都有独特的喜好和风格,还比如建文帝朱允炆爱写诗词,神宗朱祤钧三十年不上朝议政,等等。由于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明朝灭亡看来是历史注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