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袁州南边有个小山村,村里住着个姓叶的老光棍,前几日刚寿终正寝,他一辈子没娶过妻,身边也没有亲信,村长站出来操持大局,只好找来叶老翁一个远房的侄子叶灵风,为叶老翁操办了场后事。
叶灵风是个举人,得知叶老翁离世的消息,火急火燎地来到村庄,拉着叶老翁的棺椁出殡。
半路上周围起了一阵浓雾,浓雾散去时一条水桶粗细的蜈蚣从旁边的树林里冒出来,死死地缠住了叶老翁的棺材。
抬棺人被蜈蚣吓得不轻,连忙撒开棺材溜到一旁,蜈蚣独自支撑起棺材的重量,倒也没让它落地。
转眼间一盏茶的工夫过去,蜈蚣就缠着棺材朝着叶灵风作揖,好似有什么要请求他,叶灵风对叶老翁生平的经历也不甚了解,连怎么回事都不知道,遂向村民发出了询问。
送葬队伍中有个和叶老翁年岁差不多的老妇,她认真地回想了一番,说道:“有关蜈蚣的事情,我或许能解答一二!”
整件事要从七十年前说起,那时叶老翁还是个普通的小伙,靠着上山砍柴维持生计,到了适婚的年岁也没有积攒多少银两。
叶老翁有个两小无猜叫池惠清,俩人从小一起长大,私定终身,行了夫妻之礼,池惠清怀还上了叶老翁的孩子。
叶老翁去池家提亲时,只带去了两只小母鸡,而池家父母穷苦了一辈子,不想让女儿再过同样的苦日子,故而对女婿家的要求颇高。
但叶家父母也没有将他们一棒子打死,他们给叶老翁提了个要求,若叶老翁能在一年内赚来一百两银子,他们便答应将女儿许配给他。
刚好那时村里流行南下经商,许多人集结到一起同去,叶老翁也没有别的赚钱法子,就和村民南下碰运气。
池惠清在家等了他一年,不舍得将孩子打掉,便生了下来,是对龙凤胎,一男一女,女孩是正常的姑娘,男孩却是条蜈蚣。
池惠清不嫌弃自己的孩子,对他们两个一视同仁,可当一年期满,叶老翁仍然没有回来,池惠清不肯嫁给别人,和父母商量了一番,让他们宽限了两年。
可转眼间四年过去,一对孩儿都会叫爷爷奶奶了,叶老翁仍然没有回来,这时有几个曾南下的村民突然回了村。
池惠清连忙找他们询问叶老翁,村民称他们所有人都被骗了,一伙人将他们骗去了窑洞烧砖。
若不想干跑路,就会被看守的人一顿鞭打,若不小心被打死,会被扔到火炉中焚毁,连尸身都不会剩下,村民和叶老翁没有分到同一个窑洞,他们费了不小的心思才逃出来。
离开前他们找到了村里所剩的人一起,没见到叶老翁,推测叶老翁这么久都没有回来,多半已经遭遇不测。
池惠清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回到家一病不起,没多久便郁郁而终,只剩下两个孩子给父母照看,而后池惠清的女儿也意外病逝,只剩下那条蜈蚣。
蜈蚣毕竟不是正常的人类,池家父母也不想照看,遂将蜈蚣扔到深山老林自生自灭。
十年后,叶老翁终于回到了村庄,他当年并没有离世,而是在窑洞中度过了十四年的阴暗时光,后来当地官府收到举报,查获了窑洞,他才得以获得解救。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村里早已物是人非,他得知池惠清离世后伤心欲绝,跑到深山老林将蜈蚣给找了回来,就让它留在自己身边生活。
蜈蚣虽不能开口说人话,可它非常有灵性,能听懂叶老翁每句话,父子俩日子过得也算如意。
可是蜈蚣体型长得太大,总是吓坏村里的孩子,大人们担心蜈蚣对自家孩子构成威胁,请来术士要将蜈蚣擒获。
叶老翁哪能让蜈蚣吃这样的苦头,不得不主动将蜈蚣放生到野外。
就算如此,蜈蚣仍然记得叶老翁,每到逢年过节,都会偷偷来村里探望叶老翁,还会送来些野味给他。
后来的几十年叶老翁的日子都是这样度过的,直到他寿终正寝,出殡这日正碰上中元节,蜈蚣再次偷偷回村,到家没发现叶老翁,慌忙出来寻找,发现了送葬的队伍。
池惠清离世时,蜈蚣就守在池惠清身边,听池惠清亲口说她将来想和叶老翁葬在一起。
所以蜈蚣缠住棺材的意思,就是让叶灵风将叶老翁带到池家祖坟安葬。
老妇解说完,蜈蚣竟点了点头。
叶灵风会意,大哭道:“你怎么还来?”
若没有蜈蚣精的出现,叶灵风随便找个风水不错的地方将叶老翁安葬即可,眼下他不得不去再联系池家人。
不过能让叶老翁和池惠清在九泉之下团聚,也是件好事。
池惠清还有个弟弟在世,他虽对叶老翁虽不满,觉着他害惨了姐姐,但看在他如此痴情的份儿上,就答应了叶灵风。
随后叶灵风带着送葬队伍,就把叶老翁葬在了池惠清一旁,蜈蚣亲眼看着尘埃落定,就离开了这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叶灵风也回到家继续读书,筹备一年后的考试去了。
佛言:“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劝无余众生界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法门起一念信,若读若诵广为他说,此人得福过前说者。何以故?阿难!以此法门是一切智智道处。阿难!若有男子女人闻此法门,及见持此法门法师,若起恶心得罪过前。” 尔时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摩诃萨言:“若有男子女人谤此经者,如来已说得罪过前。”佛告净无垢宝月王光菩萨摩诃萨言:“若男子女人,一时挑却一切众生所有眼目;若复有男子女人,于此法门及持法者起一恶心,得罪过彼。何以故?阿难!以此法门名为光明,能施一切众生慧目。” ——《大宝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