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芜湖1小时,这个遗址公园藏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太震撼!

鱼尔言美 2025-03-01 09:09:40

前两天有小伙伴提到了凌家滩, 那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里。

凌家滩位于安徽马鞍山含山铜闸镇凌家滩村。这里是一处距今约5800年至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遗址北面有太湖山,南面靠后河,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凌家滩遗址因其丰富的考古遗存和重要的文化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凌家滩遗址发现了包括人工祭坛、大型氏族墓地、祭祀坑、红陶土建筑、内外环壕等遗迹,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出土了3000余件‌精美的文物,尤其是玉器,其数量和工艺水平在中国史前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这里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实证。目前,凌家滩博物馆还在建设当中,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博物馆以凌家滩遗址和凌家滩文化为主线,串联起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发展脉络。

而现在,外围的保护区有一部分已经修建好,凌家滩遗址的考古工作站,所在位置是以前的粮站,这个粮站经过整修后,有部分被改造为办公室,用于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还有一部分被作为文化体验馆,如凌家滩民俗体验馆、4D动态影院和VR体验馆、凌家滩生活陶瓷馆等等。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互动,更生动的了解凌家滩。据说,凌家滩被发现还有一段故事。在1985年时,村民万传仓母亲去世,其为逝去的母亲挖墓穴时,一锄头敲开了沉睡的文明——玉璜与石钺混着泥土翻出地面,惊动了整个村庄‌。如今,这块地被保护起来。时常有学生会过来研学,来回望这一段久远的历史,一件件带有仪式感的玉器,展示了当年的文明,尤其是玉人的发现,不仅展现了凌家滩先民高超的制玉工艺。玉人采用浅浮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制作,体态比例匀称,细节刻画精细,如玉人背后的穿孔直径仅0.15毫米,显示出当时玉器制作技术的高度发达。同时,以玉人作为高等级贵族的随葬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分化和分工。随葬玉人表明墓主人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甚至可能是部落的神权领袖。这片土地一代辉煌已经远去,曾经的繁华如今只留下静谧的遗址和斑驳的遗迹。如今的凌家滩,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它的宁静与庄重却意义更加深远。

我在春日的凌家滩,野花肆意生长,掩映着探方中裸露的红色陶土。有些地方被草根垛,一个一个整整齐齐的铺满了,远处的梅花香随着风一路飘了过来。现在,凌家滩不仅成为了一个教育和文化体验的场所,更通过研学旅行,让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做了一次有温度的链接,让历史上的人物更充满了“烟火气”,变得可以触摸。当春风掠过,这片沉睡的遗址,悄然搭建起连接远古智慧与当代文明的桥梁。这里既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实证注脚‌,又是浸润着历史温度的人文课堂。驻足在这片承载着远古文明密码的土地,凌家滩用斑驳的陶土与温润的玉器编织着跨越五千年的对话。每一粒陶土都在诉说先民对天地的敬畏,每一件玉雕都镌刻着文明进阶的刻度,让“遥远”成为可感知的文明基因,让“沉寂”焕发出,可持续的文化生命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