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为啥没有人站出来替马谡说话

枯木芳谢 2025-04-25 10:23:48

街亭失守马谡几乎全军覆没,灰头土脸地带着少数散兵逃回军中,面见诸葛亮

此时此刻,诸葛亮心中五味杂陈,懊恼异常。想当初,诸葛亮不顾先帝的临终嘱托,放着赵云、魏延、王平和吴懿等将领不用,一意孤行地重用马谡镇守街亭,实指望马谡不拘泥于参军之职,早立军功,以备将来在辅佐刘氏天下担当重任,更为荆州系培养更多的有生力量,哪晓得打脸打的是如此之快。更令诸葛亮感到棘手的是马谡还当众立下了军令状,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炉子上烤吗?杀了马谡,对不起当初自己起事时马大家族对自己的帮助,更对不起与马良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马良对自己的嘱托。然而,事已至此,不杀马谡显然难以严肃军纪,不杀马谡难以安抚众将的心,堵住众人的嘴

诸葛亮思谋再三不得不对马谡痛下杀手,然而,令人诡异的是整个大厅除了诸葛亮一人的悔恨声和痛斥声,竟然没有一位文官或武将出面为马谡下跪求情。仔细想来,不在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马谡镇守街亭前的称谓是马参军,相当于现在的司令部参谋,他直接服务于诸葛亮,诸葛亮对他呵护有加,他一直是诸葛亮身边的红人,也为诸葛亮出了很多奇谋。时间长了,就会导致他看不起诸葛亮之外的任何人,使得周围的幕僚们对他羡慕嫉妒恨,统兵的将军们跟他接触不多,自然不愿意跟着他趟浑水

二是街亭虽小,事关重大,丢失街亭意味着第一次北伐的彻底失败。马谡领命镇守街亭前,曾当着众人的面把胸脯拍的啪啪响,并立下军令状。如今兵败,替他求情就相当于自己也把军令状视作儿戏,此时替他求情若要是诸葛亮再抓他当个替死鬼,那就非常不值得

三是马谡属于荆州系,而诸葛亮是荆州派系的老大,他两个同出一脉,这个时候处理马谡,说白了就是荆州系内部的事务,他人插手容易引起猜忌和误会。当然,西蜀四大派系内部也有瓜葛,并非铁板一块

其实,街亭失守,首当其冲的罪人就是诸葛亮,只不过他也只是自罚三杯了事。一是用人不察。街亭如此重要的位置,竟然用一个从来没有带过兵,一点基层带兵经验也没有,更没有参加过具体排兵布阵的新手本身就缺陷。二是兵力悬殊。马谡守街亭兵力一万,还有一说是两万,而曹魏名将张郃统兵五万以上参与对街亭的作战,人数是完全碾压的。三是攻守双方主将实力悬殊。马谡是个饱读兵书偏重理论的参谋人员,而张郃却是当时实战无数,名满天下的上将军,他压根就不知道还有马谡这么一号,更没有把马谡放在眼里,得知马谡的排兵布阵后窃喜,迅速切断蜀军的水源和粮道。蜀军得知张郃来打,从心理上就有不祥之兆,再加上被张郃切断水源和粮道,蜀军马上陷入内乱状态,哪里还有心思打仗

总之,说马谡死的冤枉不对,因为他是镇守街亭的主将,并置诸葛亮依山傍水,当道安营扎寨的叮嘱于不顾,偏偏屯兵于山上;说马谡死的不冤枉也不对,一个参谋人员首先应当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向主帅提供合理化的建议与意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好高骛远,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冒险做了不是自己分内之事,最终不仅辜负了诸葛亮对自己的一片好心,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图片均来自公开媒体,如有侵权请告知,马上处理)

1 阅读:3

枯木芳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