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后的成都,降旗都已经挂了三个月。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个领着刘禅盖印投降的姜维,正悄悄编织一张反杀大网;他要借魏将钟会的刀,捅穿邓艾的背,再砍断司马昭的手。这场疯狂赌局赔上了三条人命,也给三国乱世添了最后一把血色浪漫。
诸葛亮死后三十年,其实蜀汉早都被掏空了。姜维十一次北伐,打得益州家家挂白幡;宦官黄皓把持朝政,连前线将领的奏折都敢扣下来当厕纸。等到邓艾两千残兵摸到成都城下,刘禅爽快投降的样子,简直就像甩掉了个烫手山芋似的。但姜维不服。这个天水来的降将,前半生被诸葛亮从曹魏阵营捡回来,后半生把蜀汉当成了信仰。当他带着五万大军向钟会缴械时,剑门关的寒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但更冷的是他心里的算盘;投降是假的,复国才是真的。
姜维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先哄钟会收编蜀军,再挑唆他和邓艾内斗,最后借刀杀人重立刘禅。这套路数像极了当年吕布戏耍董卓和丁原,但钟会不是吕布,他是司马昭门下最精明的猎犬。事实上钟会确实上钩了。他扣押邓艾,给司马昭写信说;邓艾要谋反,转头又和姜维焚香盟誓,商量着平分天下。可姜维漏算了两件事:一是司马昭早看透了他俩的小动作,二是成都城里那些益州士族早都想投诚了。当钟会举兵的消息传开,连他带来的魏军都不干了,有谁愿意跟着反贼去送死?
景元五年正月十八,成都兵变。钟会被乱箭射成刺猬,姜维捂着伤口自刎,死前仰天大吼:吾计不成,乃天命也!而早被押往洛阳的邓艾更冤,半路被卫瓘派人截杀,父子三人横尸荒野。最讽刺的是这场内斗的赢家卫瓘;他既杀了邓艾,又平了钟会,最后回洛阳领赏时,连衣角都没沾血。司马昭笑着给他加官进爵,转头就把这事写进《三国志》,成了忠臣平叛的标准教案。
姜维到死都没明白,成都的降旗不是刘禅挂的,是益州士族集体举的手。谯周那篇《仇国论》早把话说透了:今大魏能臣治国,百姓安乐,何必逆天?那些被北伐拖垮的农民、被黄皓欺压的官吏、被东吴背刺过的将领,早就想换个老板了。他更不懂政治斗争的玩法。司马昭敢放钟会带二十万大军入蜀,早在他身边埋了眼线;卫瓘能同时阴死邓艾和钟会,因为摸透了司马家宁杀错不放过的规矩。只有姜维还活在诸葛亮的旧梦里,以为只要够忠诚就可以翻盘。
但姜维的疯狂赌局,偏偏给三国添了最后一丝血色浪漫。他本可以像谯周那样写劝降书混个一官半职,或者学刘禅乐不思蜀,可他偏要拿命给蜀汉刻墓志铭。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和诸葛亮北伐、关羽走麦城一脉相承,貌似蜀汉的骨气,全用在悲情戏码上了。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姜维不搞这出自杀式反杀,蜀汉遗民会不会少流点血?还是说,正是这场飞蛾扑火,才让后人记住了蜀汉,不只有乐不思蜀的刘禅?评论区肯定要吵翻天——有人说他愚忠误国,有人说他浪漫不朽。要我说,姜维就像个给倒闭公司垫付工资的前员工,你说他傻还是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