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座承载全国战略意义的重要新区。
雄安新区3D打印建筑“雄安之翼
雄安新区,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未来之城,自设立以来就以创新、绿色、智能为核心理念,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而与此同时,3D打印——这项颠覆性的制造技术,也正为城市建设、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当3D打印遇上雄安新区,技术与梦想交汇,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应运而生。雄安新区,3D打印企业的“理想之地”
自2017年正式设立以来,雄安新区被定位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承担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任。《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3D打印作为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交汇的前沿技术,天然契合雄安的发展方向。
在雄安,无论是建筑、医疗、制造业,还是教育与科研领域,3D打印技术都迎来了广阔的应用舞台,产业创新与规模化发展的机遇正在加速到来。与此同时,为加速3D打印产业集聚,雄安新区也同步出台了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创新创业奖励、专项资金支持等,为企业落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
院士深度参与,从“站台”到“下海”
2024年11月,在“百家创新平台雄安行”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主任卢秉恒在接受中国雄安官网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正以创新为牵引,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卢院士指出,通过此次活动,深刻感受到了雄安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才”这一核心要素的精准把握,令人印象深刻,也更加坚定了他为雄安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未来,卢院士团队计划以低空飞行器为切入点,依托增材制造技术,助力雄安新区打造出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平台。
2025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煜鼎增材创始人王华明在接受《河北日报》采访时表示,“扎根雄安,我们恰逢其时!煜鼎增材进入快速成长期,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发展都亟需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雄安新区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舞台。”
2024年5月,雄安重大装备金属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在雄安注册,并设立了“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雄安创新中心。同年9月,煜鼎增材将注册地从北京迁至雄安。仅半年时间,公司已投入超过7000万元,且今年1月在雄安新区科创中心的定制园区动工建设,计划5月投入运营。
“遇见雄安”:企业共赴创新高地考察
如果说煜鼎增材打响了3D打印落地雄安的第一枪,那么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等联合在雄安新区举办的高端增材制造“雄安行”活动,将为更多企业带来在这片新土地上扎根的机会。
2025年4月20日,包括航天增材科技(北京)、北京三帝科技、江苏威拉里、南京中科煜宸、上海漫格科技等数十家企业的200余人参会。
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李方正发布了《雄安新区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了雄安新区在政策、基础设施、人才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指出雄安具备发展增材制造产业的良好条件。
据了解,活动结束后,众多企业纷纷表示对雄安充满兴趣,并期望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落地雄安,共同发展。
不久前,煜鼎增材在河北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正式开启A股上市之路。如果成功上市,将为其他企业树立榜样,极大提升行业入驻雄安的信心。我们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也相信,包括北京在内的周边企业,完全可以考虑在雄安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