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家:韬光养晦的高手,后发制人的明君

尚波聊历史 2023-06-02 13:45:03

说起楚世家,就不得不说楚庄王了,作为战国五大霸主中的一员,楚庄王心机深沉,性格沉稳,有一句话叫“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是个例外,登基头三年,他什么都不管,只在宫中吃喝玩乐,还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入宫进谏者,一律诛九族。世间总有一种人,他们悍不畏死,被称为忠诚,伍举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入皇宫拜会楚庄王,对他说山上有一种飞禽,三年来从未发出过任何声音,那是何种飞禽?按照常理来说,楚庄王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他会暴跳如雷,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伍举斩杀,可是他却没有,只是说道:“三年之内,我都不会飞行,一旦飞行,我就会立即飞上天空,三年之内,我都不会啼一声,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可以走了。”

伍举告辞离去,从刚才楚庄王的话语里,他觉得庄王并非昏人,或许会听自己的劝告,做出一些调整,可惜数月之后,楚庄王还是一意孤行,沉迷于享乐,不问国事,还是那副昏人模样。所以又有一位官员胆敢上谏,名叫苏从,入了皇宫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目光始终落在楚庄王身上。庄王说道:“我下的命令,你不会不明白吧?”我说了,如果有人给我出主意,我会让他满门抄斩。苏从说道:“我不是不明白陛下的意思,而是我明白身为臣子的责任,我只是想让陛下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楚庄王终于原形毕露,他不是一个昏君,不问朝政不过是为了让敌人放松警惕,庄王最擅长的就是低调,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他看似浑浑噩噩,实则心怀鬼胎。

三年间不知做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根据他的行事风格,最起码有如下这些。一、让楚国那些穷凶极恶之辈暴露自己的真面目,他们不会有任何顾虑,以为自己与他们是一伙的,这样楚庄王就能轻而易举的找到他们的真面目。二、在禁令中,他在楚国内,挑选出一些有才能的人,例如伍举、苏从等,他们都是帝国的中流砥柱。在这个世界上,他也找到了不少有才华的人。三、提前发现身边潜在的危险,在他昏聩之时,某些心有不甘之辈便会有所动作,提前做出防备,铲除潜在危险。四、麻痹诸侯国,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愚蠢,降低他们对楚国的戒心,让楚国有了绝佳的发展机会,迅速壮大。于是,楚庄王登基三年,便斩杀了数百名恶人,提拔了数百名有才能有德之士,并任命伍举与苏从一直执掌政务,于是,楚庄王得到了举国上下的支持,让楚庄王从昏君转变为贤君明主。这不是巧合,而是楚庄王蛰伏已久,准备大干一场的必然。自此,楚国开始了一场君临天下的征战,而楚庄王,则是战国时代的五大霸主。

经过一段时间的隐忍和稳固,各方势力团结在一起,楚庄王终于踏上了扩张之路,向外扩张。楚国先是以庸国的灭亡为试探,然后楚庄王六年,对宋国发动进攻,由于仁君宋襄公的退让,楚国取得了胜利,并且得到了五百辆马车和马匹。打败了仁宋,奠定了自己的霸主之位,而楚庄王也知道该怎么做,不会去打吴国的主意。但这个时候,楚庄王已然有些目中无人,开始在周天子的地盘上进行军演。又有一位周天子的使臣询问九鼎的事情,周天子的使臣告诉他,人贵在德,而不是九鼎,九鼎只是一个标志,一个人的功绩并不能用九鼎来衡量。楚庄王闻言,当机立断,将大军撤离了周天子的疆域。楚庄王登基九年,平息了敖氏的一场反叛,彻底铲除,奠定了他的君权。之后楚庄王出兵攻打陈国,斩杀了夏姬之子,谋朝篡夺皇权的夏征舒。于是陈国成为楚国的一县,为此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人人都叫他“庄王”。这时,申叔时从齐国返回,非但没有恭喜,反而向楚庄王说道:“你当初以斩杀叛逆夏征舒之名,征讨陈国,现在夏征舒一死,你就把陈国占为自己所有,岂不是让世人知道你是一个见利忘义之辈?”因为区区一个陈国而降低自身声望,实在是得不偿失,楚庄王何尝不明白其中奥妙,只是一时得意忘形。于是,他接受了申叔时的劝告,从陈国撤军,重新让陈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后来楚庄王攻伐郑国、宋国时,也是抱着“手下留情”的态度,让敌人知难而退,不求灭亡,但求建立声望。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