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位于陆地端头、交通末梢,这是它的短板。为了克服这个短板、对冲这种劣势,青岛猛建高铁、地铁、机场、大桥、隧道。
其中,高铁站就有十几座,而单说市区就猬集了4大高铁站: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

这4大高铁站就像4个大将军,把守着青岛的四方大门。各司其职、各不相同、且差异巨大!

一、青岛北站:流量最大。它是青岛铁运的扛把子,是目前青岛北上西出、进入内陆腹地的最大枢纽。为啥呢?因为青岛主城与内陆之间,欲进行位移出入,就必须环湾绕行,那么青岛北站就是必经之地。
而且,青岛北站不但是青岛最繁忙的高铁站,也经常频频占据山东省内高铁站的客流量之首。

二、青岛站:颜值最高。它是国内最美火车站之一;它是国内离大海最近的火车站,没有之一;它是最具欧建风情的国内火车站;它是最兼具客运和审美双功能的国内火车站之一;它是未来历史人文价值附着最厚的、未来最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之一。
现在,客运价值>文物价值;
未来,文物价值>客运价值。


三、红岛站:规模最大。其站场规模是10台20线,与济南西站、天津西站规模相当。但目前,仅有济青高铁、青连铁路经行,客流量不大。

这座高铁站似乎更是为未来的一个"梦想"而配建的:青岛的行政中心若真搬到红岛去,那么这座位于青岛几何中心的红岛站,就会与其规模相匹配了,到那时,红岛站将会取代青岛北站、青岛站,一举蜕变为青岛高铁站的"一哥"。
这个梦想,仅仅是一个梦?还是能梦想成真呢?

四、青岛西站:未来最牛。现在是又偏又远,但未来会成为新崛起的重要枢纽。

为啥这样说呢?因为在4大高铁站中,青岛西站最具有"未来性",更匹配于未来的发展格局:未来青岛向内陆开拓更大的腹地空间,要靠它;连接京沪二线,打通京津冀与长三角,要靠它;连结鲁南高铁和鲁中高铁,打通鲁南地区与中原地区,要靠它。青岛的西南大门,要靠它扼守!

数一数未来经行青岛西站的高铁线,就不得不承认它的潜力和重要了:青连铁路(计划改高铁)、京沪二线、鲁中高铁、鲁南高铁、合青高铁、武青高铁。

青岛的这4大高铁站,看起来缺一不可。但假设真就要删掉一座,个人感觉似乎应该是红岛站,理由是:若青岛的行政中心不搬到红岛(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性不大!),那么,未来经过红岛站的高铁线路与客流量都不会有太大的增加;并且红岛站与青岛北站的功能有些同质化的重叠。
不过,4大高铁站的名称似乎不很妥帖,是否可以改一改:
青 岛 站:改叫青岛南站;
青岛北站:改叫青岛东站;
红 岛 站:改叫青岛北站;
青岛西站:仍叫青岛西站。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指正并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