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五代机,有消息说截止2022年11月,它已生产了208架,单位造价1.1亿美元。但是自面世以来,歼-20已至少使用了2种动力系统,俄罗斯的AL-31FN-M1和国产的涡扇-10C,目前虽然已经大批量列装,但它的目标发动机涡扇-15却迟迟没有出现,留下了最大的遗憾。

涡扇15迟迟没有装备是歼20最大的遗憾
不过,就在上个月25日的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在做主旨报告时,首次提到了作为我国第四代小涵道比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代表的涡扇-15型航空发动机,已经试装机首飞,这是目前为止最权威、最让大家惊喜的消息。

真是右上角那样的?
当然,刘院士所说的涡扇-15装机试飞,并不一定就是直接装在歼-20上。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核心机点火、整机点火、鸟击测试、高空试车台测试等流程,外界猜测涡扇-15的装机,可能是装在伊尔76或者运20飞行平台上,和C919的发动机CJ-1000A一样,正在进行挂飞测试。

运20飞行测试平台
涡扇-15的研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8年左右甚至一度传言它的研发陷入困境,不得不求助研发了AL-41FS型航发的“土星”厂解决问题,同时还有2019年10月1日不能装机就要下马的传闻,一度让大家对我国第四代发动机研发进度和是否成功产生了担忧。当然,最终证实这些传言都是假的。

这俩传言当然是假的
另一方面,涡扇-10C的成功,也让大家对涡扇-15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从2022年珠海航展后西方媒体曝光的数据来看,涡扇-10C二元矢量版推力有14.5吨,达到F-22发动机推力的91%,后续甚至还可能会有一个涡扇-10G,后燃推力达到15.8吨,非常接近F-22的F-119发动机。而涡扇-15的推力不过也就是18吨级,似乎并没有本质区别。

涡扇10C推力矢量版还只是模型

涡扇10C之后还有涡扇10G?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家之言,首先,即便是还没有面世的涡扇-10G,推力相比涡扇-15也差了2吨左右,2台发动机就是大约4吨,这将对歼-20的机动性、载荷能力,特别是超音速巡航能力,产生质的区别。这个差距,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代差了。

涡扇15真能达到18吨级?
其次,涡扇-15给歼-20带来的不仅仅是推力的提升,更是矢量推力和“飞、火、推”的一体化。矢量推力不用多说,用现在的涡扇-10C高二元矢量版,只能说推力勉强够用,而涡扇-15上来之后,就是动力充沛。至于“飞、火、推”一体化,这才是歼-20的灵魂,它不不但是印度苏-30MKI所不能比拟的,甚至连美军的F-22,也没有这个功能和设计。

歼20的核心是飞火推一体化
现在的问题是,涡扇-15究竟会在何时装备歼-20?按照一般的速度,从装机试飞,到上目标机,中间最少需要5年。考虑到刘院士透露的,肯定不是涡扇-15今年的最新情况,所以外界猜测它应该是在几年前就已经装机试飞了,到装备歼-20的时间,将不早于2023年,届时正好赶上歼-20的大改,你们觉得呢?

我觉得黄种人特别保守顽固,对待新生事物总是充满了抵触怀疑冷嘲热讽。这一点远不如白种人富有冒险及创新精神。就像C919失败了反而是一片喝倒彩挖苦的,搞大飞机肯定是困难很多,失败了也是正常。世界上只有空客,波音两家企业造大飞机,一旦美国制裁我们不准卖我们大飞机。那么我们的机场民航都要倒闭关门了。这个不是危言耸听,美国人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就像芯片制裁我们,有的小白还天真的说14nm以下应用的少,对我们影响不大,恕不知芯片的更新换代是极快的,以半年至两年为一代的。如果我们两年内造不出14nm以下的芯片,可能到时候差欧美好几代了。如果早日布局就没有现在的被动了。像电动车虽然现在不太成熟也是非搞不可的,因为汽油车欧美搞了近百年,专利都不计其数,我们的工业底子薄汽油车肯定是没办法搞的过欧美,只有另起炉灶搞电动车才能不被落后太多。
轰20应该在等这款发动机
标题涡扇15,内容刘大响院士。拜托。
吹了20年了